然有能力提供,却也不会白白提供,毕竟这些粮草本来不该是刘牢之提供的。北上之前就说的明白,这些物资是暂借,必须要归还的。当然,归还的地点比较灵活,在淮北交付的粮草,也可以在江南归还,另外,也不强制规定期限。
高衡、王侠等豫州旧将们本就没有为袁真守豫州的打算,所以袁真无力准备辎重,倒也在意料之中。燕晋双方都在淮北争战,却都没有长久占有淮北的打算,苦的只能是淮北的百姓。
朱绰问道:“阿全,老大人也要出兵北上吗?”
刘牢之点了点头:“没错,高、王两家出兵之后,家父也会观望战场风向,随时加入淮北战场。不过,汝南郡各县距离寿春太远,难以补给,料来不会到那么远去!”
高素也道:“选一处离淮南近的地方,既方便补给,也能接应南下的友军和百姓,实是一举两得。”
朱绰微微失望。听说刘家的部曲英勇善战,若是朱斌有他们的协助,守住汝南才有希望。不过很显然,只得到穷乡僻壤的安丰郡的刘建,并没有让部曲到汝南拼命的想法。刘家表现出来的意思,应该还是和豫州旧将们抱团,在淮北择一地防守。
“安丰郡的船队也会游弋在汝、颖二水之间,如果有友军想往淮南撤退,我们是可以帮忙运送的!”
朱绰点了点头。虽说各家都有自己的船只用来运送补给,但是真到了需要撤退的时候,船只当然是越多越好。所谓的安丰郡的船队,其实就是刘家的船队,刘家的大船效率高,装载量大,朱绰也是听说过的。
豫州也有水师,不过船只数量不多,用来运送辎重勉强够用,用来封锁淮水则做不到。刘家肯出动自己的船队帮助大家撤退,也已经释放出足够的善意了。年前的时候袁真的两个儿子与刘高两家因为一匹马起了冲突,高衡和王侠在豫州军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所以这些豫州的旧将对袁真是很有意见的。谢氏旧将们不愿意听从袁真的安排,一直以没有足够辎重为由拒绝前往江北,在这种情况下,与两边关系都还算友善的朱绰便当起了两边沟通的桥梁。(2/2)
高衡、王侠等豫州旧将们本就没有为袁真守豫州的打算,所以袁真无力准备辎重,倒也在意料之中。燕晋双方都在淮北争战,却都没有长久占有淮北的打算,苦的只能是淮北的百姓。
朱绰问道:“阿全,老大人也要出兵北上吗?”
刘牢之点了点头:“没错,高、王两家出兵之后,家父也会观望战场风向,随时加入淮北战场。不过,汝南郡各县距离寿春太远,难以补给,料来不会到那么远去!”
高素也道:“选一处离淮南近的地方,既方便补给,也能接应南下的友军和百姓,实是一举两得。”
朱绰微微失望。听说刘家的部曲英勇善战,若是朱斌有他们的协助,守住汝南才有希望。不过很显然,只得到穷乡僻壤的安丰郡的刘建,并没有让部曲到汝南拼命的想法。刘家表现出来的意思,应该还是和豫州旧将们抱团,在淮北择一地防守。
“安丰郡的船队也会游弋在汝、颖二水之间,如果有友军想往淮南撤退,我们是可以帮忙运送的!”
朱绰点了点头。虽说各家都有自己的船只用来运送补给,但是真到了需要撤退的时候,船只当然是越多越好。所谓的安丰郡的船队,其实就是刘家的船队,刘家的大船效率高,装载量大,朱绰也是听说过的。
豫州也有水师,不过船只数量不多,用来运送辎重勉强够用,用来封锁淮水则做不到。刘家肯出动自己的船队帮助大家撤退,也已经释放出足够的善意了。年前的时候袁真的两个儿子与刘高两家因为一匹马起了冲突,高衡和王侠在豫州军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所以这些豫州的旧将对袁真是很有意见的。谢氏旧将们不愿意听从袁真的安排,一直以没有足够辎重为由拒绝前往江北,在这种情况下,与两边关系都还算友善的朱绰便当起了两边沟通的桥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