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李顺
李云卿闻言微微一笑,三人又共同饮了一杯酒。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坐在李昌宗身边那个看起来年近三十岁的青年。此人脸上始终挂着恬淡的笑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儒雅之意。此人便是李嫣语的哥哥,李昌宗的二儿子,李顺。李顺也可以说是未来休罗郡的继承者,休罗郡与大乾的其他郡县不同,首先面积比较大,三千里地。再有休罗郡郡守世袭罔替,这是李云卿亲口下的圣旨。毕竟休罗是从属国变成郡县,其性质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
李昌宗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孝因年早逝,小儿子李欢今年也不过十二岁。所以说,将来能继承他郡守之位的就只有这个二儿子李顺。李云卿对李顺还是有些了解,他的贤名都已经传到了大乾。传说这李顺非常的博学,对大乾的经史子集可以说是无所不知。如今看来的确是如此,毕竟一个人养成的气质不是随随便便的,是需要经过年深日久的积累才会如此。
李云卿对李顺举了举酒杯,笑了笑道:“大舅哥,你觉得今儿这饭菜如何啊,朕知道休罗的吃喝都是比较清淡的,要不要吩咐御膳房再为大舅哥准备几道菜,总要吃好喝好才行。”
李顺闻言连忙起身站到了大殿中央,对李云卿躬身行礼,恭敬的道:“皇上如此说臣怎么担当的起?众所周知,整个中原天下离天朝近的几个地方,比如休罗,曾经的海心,南平诸国的衣食住行起身都是承袭了中原皇朝。只是这些地方学的是一些皮毛,虽说之后也衍生出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但终究是没有大乾原本的东西纯粹精美,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李云卿闻言点了点头,却是话锋一转接着道:“大舅哥将来也是要承袭休罗郡守的,关起门来自家人说话。休罗郡与休罗国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当家做主的还是休罗李氏。朕想让大舅哥来帝都做官,如此将来继承郡守之位后,想必能将休罗大礼的更加出色。”
李顺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云卿会有这样的想法,愣神之后连忙下跪恭敬的道:“若能如此臣自然是求之不得,莫说是来做官,就是能像仁辉王子一样进入太学读书,那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或许是因为太过激动,理顺的声音都变了,来大乾求学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李云卿听了这话却是不由的眉毛一挑笑了笑道:“哦?原来大舅哥还有这样的心愿。虽说太学是我大乾皇子读书求学之地,各个番国的王子也才有资格进入。但是大舅哥你这话早应该说啊。你虽说如今不能算是王子,但再怎么算也是皇亲国戚,想进太学很是容易啊。”说到此处李云卿看了看李嫣语,接着道:“朕现在就写个条子,明日你便拿着条子前往太学。将条子给太学司宫。他一看就会让你入学,这也算是你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对于入太学李顺原本以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是之前身为休罗王子的他想要入太学的话都需要大乾朝廷亲自赶往休罗,将其的八辈祖宗都给调查清楚明白,最后甚至还要将其的入学请求送到李云卿的龙案之上,大乾的皇帝还不知道是否有心情理会他的请求。
可以这样说,除了大乾的皇子,其他藩属国的王子想要入太学,需要看这个藩属国是否与朝廷的关系亲近,或者是否会讨大乾皇帝的欢心。否则的话,真是是很难踏进大乾太学的门槛。所以当李云卿告诉李顺他可以入太学之时,李顺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简直是心花怒放,无以言表。其连着给李云卿磕了三个头,感激莫名的道:“臣多谢皇帝陛下恩典!”
李云卿摆了摆手道:“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再说了,朕这样做,朕的爱妃肯定会开心的,爱妃开心了朕也就开心了,是不是啊嫣语?朕这样做你开心不开心啊?”一个优秀的夫君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自然是随时
李云卿闻言微微一笑,三人又共同饮了一杯酒。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坐在李昌宗身边那个看起来年近三十岁的青年。此人脸上始终挂着恬淡的笑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儒雅之意。此人便是李嫣语的哥哥,李昌宗的二儿子,李顺。李顺也可以说是未来休罗郡的继承者,休罗郡与大乾的其他郡县不同,首先面积比较大,三千里地。再有休罗郡郡守世袭罔替,这是李云卿亲口下的圣旨。毕竟休罗是从属国变成郡县,其性质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
李昌宗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孝因年早逝,小儿子李欢今年也不过十二岁。所以说,将来能继承他郡守之位的就只有这个二儿子李顺。李云卿对李顺还是有些了解,他的贤名都已经传到了大乾。传说这李顺非常的博学,对大乾的经史子集可以说是无所不知。如今看来的确是如此,毕竟一个人养成的气质不是随随便便的,是需要经过年深日久的积累才会如此。
李云卿对李顺举了举酒杯,笑了笑道:“大舅哥,你觉得今儿这饭菜如何啊,朕知道休罗的吃喝都是比较清淡的,要不要吩咐御膳房再为大舅哥准备几道菜,总要吃好喝好才行。”
李顺闻言连忙起身站到了大殿中央,对李云卿躬身行礼,恭敬的道:“皇上如此说臣怎么担当的起?众所周知,整个中原天下离天朝近的几个地方,比如休罗,曾经的海心,南平诸国的衣食住行起身都是承袭了中原皇朝。只是这些地方学的是一些皮毛,虽说之后也衍生出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但终究是没有大乾原本的东西纯粹精美,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李云卿闻言点了点头,却是话锋一转接着道:“大舅哥将来也是要承袭休罗郡守的,关起门来自家人说话。休罗郡与休罗国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当家做主的还是休罗李氏。朕想让大舅哥来帝都做官,如此将来继承郡守之位后,想必能将休罗大礼的更加出色。”
李顺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云卿会有这样的想法,愣神之后连忙下跪恭敬的道:“若能如此臣自然是求之不得,莫说是来做官,就是能像仁辉王子一样进入太学读书,那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或许是因为太过激动,理顺的声音都变了,来大乾求学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李云卿听了这话却是不由的眉毛一挑笑了笑道:“哦?原来大舅哥还有这样的心愿。虽说太学是我大乾皇子读书求学之地,各个番国的王子也才有资格进入。但是大舅哥你这话早应该说啊。你虽说如今不能算是王子,但再怎么算也是皇亲国戚,想进太学很是容易啊。”说到此处李云卿看了看李嫣语,接着道:“朕现在就写个条子,明日你便拿着条子前往太学。将条子给太学司宫。他一看就会让你入学,这也算是你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对于入太学李顺原本以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是之前身为休罗王子的他想要入太学的话都需要大乾朝廷亲自赶往休罗,将其的八辈祖宗都给调查清楚明白,最后甚至还要将其的入学请求送到李云卿的龙案之上,大乾的皇帝还不知道是否有心情理会他的请求。
可以这样说,除了大乾的皇子,其他藩属国的王子想要入太学,需要看这个藩属国是否与朝廷的关系亲近,或者是否会讨大乾皇帝的欢心。否则的话,真是是很难踏进大乾太学的门槛。所以当李云卿告诉李顺他可以入太学之时,李顺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简直是心花怒放,无以言表。其连着给李云卿磕了三个头,感激莫名的道:“臣多谢皇帝陛下恩典!”
李云卿摆了摆手道:“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再说了,朕这样做,朕的爱妃肯定会开心的,爱妃开心了朕也就开心了,是不是啊嫣语?朕这样做你开心不开心啊?”一个优秀的夫君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自然是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