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不过她不认为以姚家或是南山姚家的能耐,能联系上袁家本家。



说白了他们家跟姚家或是南山姚家都没有利害冲突,背后的人是谁不言自明。



袁明珠本来悬着的心反而落下来了。



知道是谁就好办了,就怕不知道对手是谁,更怕被打个措手不及。



袁明珠说:“我猜猜是谁在背后唆使的?是那个三角眼李琦吧!”



用得不是问句。



贺知春:“确实是他。”



“我们找了李琦这么久,一直没找到,他就躲在姚家这处宅子里。”



“这些日子我们盯着那处院子,就只看到一个老苍头偶尔进出,但是送进去的柴米油盐数量不少,而且他去粮食铺子买了大米。”



武安州不种大米,本地人也以面食为主。



贺知春摸了摸鼻子。



实在不好意思说他们怎么混进宅子里查看的。



“我们走访了几家附近卖粮食的铺子,估算了那院子里大概的人数。”



顿了顿接着道:“粮食他们能一次性买够长时间吃的,宅子里的粪坑不能长时间不清理……。”



院子里住的人又多,吃得多产生的废料就多,如今天气还热着,粪坑长时间不清理肯定得特别味。



“我就打听了附近人家的粪坑都是卖给谁,打听到都是卖给石门村的一个老汉……。”



后头的事情就简单了,他们买通了收粪水的老汉,进到了宅子里。



袁明珠这些日子也未闲着,一直在钻研《大昭律》。



不管袁家本家的那些人想干的是什么,总越不过律法去。



但是袁明珠不想跟袁家本家的人对簿公堂。



倒不是怕了他们,只是不相信此时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



……



这些俗语可不是只说说好听的。



就是现代社会,旷日持久的官司打下来,也多少企业被拖垮,何况此时?



袁明珠想做的是釜底抽薪!



这事不能再拖了,再拖安定侯府该有动做了。



袁明珠觉得安定侯府之所以还没发难,是觉得他们家还有银子没榨干。



多亏着她一直在让王家屯粮,又通过王家买下了皖地的一处碱矿,银子都占用了,买潘家产业就放慢了脚步。



但是又怕潘家的产业卖给别人,就一边筹措银子,一边让人一直吊着潘家谈判。



现在想想,潘家只怕早得了指示,只能卖于他们家不得卖给别家,才耽搁住了。



他们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这事别人办不成,她也不敢让别人办,还得指望顾重阳。



本来想跟他走远些,慢慢疏远,看来还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第一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鱼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鱼精并收藏第一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