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沐风甫一下车就认出了给他撑伞的袁伯驹就是那日在稼莘居外看到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至今尤记得那个刁钻古怪的小丫头说的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敦厚的哥哥只是包容的听着,并不反驳。



当时的情景,他们兄妹像极了酒楼里的他们。



对于恒正师兄,他们也只能包容。



近日,晋地传来许多消息,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其中有郑长英父兄一大家子人,被一把火烧死在新建的别院里。



那别院建在镇外,入夜以后行人少,等镇上的人发现以后前去施救的时候,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那场大火究竟是天灾还是人为?



众说纷纭。



想到此梁学正恍惚了一下。



回神以后正看到袁伯驹觉着茶盏给他奉茶。



忙笑了笑接过去。



那次他从酒楼回来之后,在官学门口意外的再次见到兄妹几人,他们正想进官学里参观一番。



只是不巧那时正在放田假,官学闭门期间,门子拒绝让他们入内。



作为一个治学者,总是对向学的学子很偏爱。



于是他就特意交代了门子通融一下放了他们进内参观。



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关注新来的学生里有没他们,没想到真是有缘,在此再次相见了。



草木萧瑟的深秋,湿冷的落雨天气,喝着暖胃的热茶,虽然刚刚经历过路途中的小烦扰,也让人平添一股浓浓的满足感。



草棚外头密集的雨帘都变得诗意盎然起来。



梁学正跟袁弘德客套道:“麻烦袁先生了。”



袁弘德:“贵客盈门,袁某求之不得,不麻烦。”



客套着入了坐,各色菜品相继端上桌。



最得梁学正心意的是陶氏坐的那味烧鸡,其他人见梁学正心仪,也俱都赞不绝口。



其中一位,赞的特别有心意,尤显才思敏捷:



“借来玉帝御厨手,烹成仙肴百味稠。犹忆形如凤凰时,引得诸君酒千斗。”



袁明珠站在工棚边缘,对梁氏说:“要说这拍马屁的工夫,还得是读书人,读书人要是拍起马屁来,比其他人拍得更得要领,更让被吹捧的人舒坦。”



引得梁氏忍不住莞尔一笑,指着她的额头:“你呀你!”



不过陶氏的烧鸡做得确实好,皮酥骨离,肉质滑软。



不过也是托了家里抓的野鸡的福,才能做出如此美味。



烧鸡还是得用野鸡来做才更正宗。



没有野鸡也得用走地的小柴鸡。



袁明珠曾听说过,正宗的烧鸡出自苏鲁豫皖交界处,正是因为这一带在黄河改道的过程中人口流失凋零。



这一地区成为适宜野雉繁衍的天然场所,野雉遍地。



野雉多了,食材取之不尽,就成就了一方特色美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第一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鱼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鱼精并收藏第一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