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增长黑客”(Growth Haker),



是隋波前世时,曾经被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尤其是很多创业公司,奉为圭臬的一种产品增长、用户运营的理念和方法。



简单来说:



增长黑客就是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手段贯彻产品和用户增长目标的一群人。



他们通常既了解技术,又深谙用户心理,擅长发挥创意,能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产品的增长问题。



一个合格的增长黑客,应该具备数据为王、专注目标、关注细节、富有创意、信息通透等特质。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



互联网公司中的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研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等岗位,都是与增长黑客相关或者近似的角色。



但同时,增长黑客又是游走于产品、运营、研发、设计、用研等环节的多面手。



它既是粘合剂,串联起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又是润滑剂,抹平造成阻碍的因素。



一名增长黑客不仅肩负着推动项目前进的重任,还要和其他部门人员紧密配合,集百家所长,并弥补其他角色的短板。



也正是增长黑客需要具备包括技术、产品、商业在内的专业技能,以及好奇心、创造力、职业道德、人脉资源和成就伟大事业的战略思维和奉献能力……



可以说,这需要非常非常优秀的人才,当然,也是极为稀缺的!



所以,到后来,



国外“hacking”的概念逐渐淡化,“增长”与“黑客”被分离。



整个体系,上升到“企业增长”的层面。



弱化个体,强调“增长团队”的架构(管理层面),以及企业增长文化的打造(思维层面)。



很多巨头公司,将增长流程进一步完善为growth machine(增长模型)。



增长模型的提出,也使得整个过程得以量化和可预测。



增长团队逐渐取代了“增长黑客”这个单独的岗位,一个团队搭配了产品、运营、市场、数据等人员,增长工作也更加科学高效地展开。



“增长黑客”流程的理论体系,也趋向成熟:



制定北极星指标——构建增长模型——找到聚焦领域——确定方法、设计实验、分析应用、开发上线。



这其中,“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进行数据分析,首要环节就是明确分析的目的。



脱离具体目标的单纯数据分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只有当确定以什么指标为目标,来进行用户增长后,才能有后续的一切增长黑客的工作。



不同的公司,一个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关注的核心指标,都是不同的……



同样举例来说:



以电商平台为例,很多人都不清楚,对于Ebay平台而言,是卖家数量重要,还是买家数量重要,又或者营收或者利润重要?



而实际上,Ebay的核心指标是“商品价值量”。



像隋波给易趣定的核心指标,则是“活跃用户量”(买家)。



因为对于B2C国内的现状,还是要先培养用户的网购习惯;



而他给淘宝现阶段定的指标,则是“卖家数量”。



这是因为,对于成长初期的淘宝这样的C2C平台,庞大的商品供给量,才是吸引用户停留和使用淘宝的关键因素。



另一个例子,



在社交领域,Facebook的核心指标就是“月活跃用户数”。



而像Myspace,当时就关注的是“注册用户数”。



这或许就是Facebook最后超越Myspace的原因之一!



再说增长模型,最核心的就是“AARRR”漏斗模型。



这是用户增长的一个典型模型,涵盖五个部分,也是用户增长的五个阶段:



分别是Acquisition(用户获取)、Activation(用户激活)、Retention(用户留存)、Revenue(变现)、Referral(用户推荐)。



从用户获取到用户推荐再到用户获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增长循环。



做用户增长运营,其实就是针对这几个阶段,采用不同的用户增长策略。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于增长黑客,核心就是一句话:



“用户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这样一来,增长黑客就从最初的“Haker”驱动,变成了增长流程驱动和一整套方法论。



对增长黑客的认知,也从战术上升战略,形成体系化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胜过爆发式增长。



自此,增长黑客就不再是初创公司,因为缺少营销费用,而想尽办法另辟蹊径去创新的营销方法……



变成了一些巨头公司,用来对优势产品进行精细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利器!



这是因为,



巨头公司的核心资源,就是掌握着庞大的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传奇199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狂花非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花非叶并收藏传奇199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