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人们对“谷歌地球”存在潜在安全危险的争论。



所以,隋波如果想让百度搜索开展地图业务……



在国内还好一点。



但如果是在美国,他就必须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更加巧妙的来布局。



否则,唯一的结局,就是被Google联合美国官方机构,联手打压!



要知道,Keyhole(锁眼)这个名字可不简单……



这本来是美国监察卫星的一个秘密系统的名称。



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国发射的军事侦查卫星系列就以“Keyhole”命名,主要用于代替高空侦察机,对苏联以及其他潜在对手的境内活动进行侦查。



在“KeyHole”活跃的二十多年间,总共拍摄了约九十三万张历史遥感图像。



随着冷战结束,这些图像从1995年开始被逐步解密,其记录的图像,甚至比那些国家的地图还要详细,而这也成为了Keyhole公司最初的基础数据之一。



虽然约翰.汉克最初起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向这个系统致敬。



但之后,



随着Keyhole的发展,它再次融资中的投资人,是In-Q-Tel(IQT)。



这家风险投资并不是普通的风投,它是中情局和NGA(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资助的……



此外,Keyhold的卫星数据采集供应商,主要是SpaceImaging和DigitalGlobe,两家运营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公司。



而这两家公司,虽然都是商业卫星机构,可都和五角大楼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



Keyhole发展到后期,在被谷歌收购前,其实已经有着很深的官方背景了!



当然,现在的Keyhold还比较弱小,没有引起太多方面的注意。



作为一家在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前夜创立的公司。



Keyhole和约翰汉克,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严峻的打击。



满怀信心的创业,却遭遇资本寒冬,融资一直不利。



直到2001年1月,才拿到了A轮融资。



投资人是索尼风险投资公司,融资规模不过数百万美元。



到现在又已经1年多的时间了。



虽然在2001年,Keyhole公司有50万美元的收入,但是依然入不敷出。



现在他们的主要业务是B2B企业服务,通过销售软件和订阅盈利(每年599美元),主要客户是商业房地产,还没有推出消费者版本。



而现在,公司已经花光了之前的融资,每个月的工资都非常艰难。



融资前景也依然困难……



约翰.汉克甚至发起了一轮“来自家人和朋友”的融资,通过公司员工的人脉,又募集了50万美元,来维持Keyhole的生存。



所以,现在这个时间点,隋波如果想投资,甚至收购Keyhole,是很容易的。



但是,接下来,Keyhole是否会受到美国官方的“特别对待”?



甚至失去赖以生存的核心数据提供商?



都是未知数。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违背隋波的初衷了……



所以,推出地图业务的关键,并不在现在是否收购Keyhole。



而是隋波是否能够有办法,来摆平中情局和NGA,消除他们对百度搜索和地图服务,会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忧。



要知道,就在大半年前,美国刚刚经历了911,这个时期是最敏感的时候!



隋波琢磨了很久。



觉得最稳妥的办法,还是类似搞投资基金的方法——拉拢更多的美国资本进来,以削弱“百度”和“隋波”这两个中国符号的影响。



好在经过前一段时间,对沙丘路各大风投机构的拜访和交流。



隋波进一步加深了和这些硅谷投资机构的关系。



除了红杉和KPCB两家合作比较多的基金之外,还认识了很多虽然在海外不出名,但在美国本土却根基深厚的投资人。



已经有一些颇有影响力和深厚背景的资金管理机构,因为信任隋波的眼光和在互联网方面的专业度,对他的“流波基金”感兴趣。



准备投入一些资金来看看。



所以,隋波的计划就是“曲线救国”。



第一步,先用“流波基金”(SWF)对Keyhole投资,拿到大股东的身份。



第二步,在推出百度搜索(美国版)之后,再和Keyhole进行合作,抢占地图业务的先机。



第三步,隋波利用在美国的这半年时间,也要结交一些美国幕后资本大佬,扩展人脉。



在资本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进行利益交换的!



而隋波作为重生者,想要获得那些幕后黑手的“友谊”……,其实并不难。



再结交一下布什家族,提前投资一下现在还是伊利诺伊州州参议员的观海……



这样也可以消除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传奇199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狂花非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花非叶并收藏传奇199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