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这一次,我们两人定能大有作为。
与其在这种融入不进去,还容易随时掉脑袋的地方待着。
还不如去有山有水的乡下,当个县太爷舒服。
洛尘跟着进入了众多考生汇聚的雅致酒楼之中,静候着殿试结果的揭晓。
酒楼之内,人声鼎沸,热议着殿试上的考试题目。
洛尘打眼望去,酒楼内的士子们根据派系和出身分别聚成了数堆。
其中有一伙人光从气质上,就能看出和其他考生的区别。
他们的身上不仅锦衣华服,举手投足间,都有种自信的气息。
跟他们相比,其他考生明显就是群土包子。
这种大人物一看就不好惹,洛尘立刻就躲得远远的。
随便找了一伙全都是粗麻衣服的考生队伍,悄悄地融了进去。
而此刻这群全是平民出身的考生,正聊得火热:
“看来圣上已经确定了立女嗣为帝的想法,我揣测未来能够登基大宝之人,非赵王莫属。”
“所言为何?”
“赵王母家,是开国四公之一的英国公,家中三代七侯,立赵王才可信服众臣。”
“依我之见,未必。”
“诚然,立赵王或许能让功臣们无异议,但能否赢得能臣之心则很难说。”
“反观魏王,其外祖父乃左丞相,门生遍布朝野,立魏王方能广纳人心,服众于天下。”
“阁下为何将功臣与能臣区别对待?难道功臣之中就无杰出之才?”
“呵!那些人不过是借着当今圣上的荣光,恰逢其时罢了。治理国家,当重用儒士。”
“若无真才实学,岂能得圣上青睐?又怎能随圣上共创不朽功勋?阁下之言,不过是出于嫉妒罢了。”
“你说谁在嫉妒?”
“正是你在嫉妒。”
眼见争论魏王和赵王谁上位更能说服天下人的两人越吵越急。
一位旁观者适时地插话,试图缓和氛围。
“诸位,你们觉得秦王是否有此机缘呢?”
话题一转至秦王李瑾瑜,方才还剑拔弩张、怒目而视的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展露笑颜,几乎是同时斩钉截铁地回应:
“绝无可能!”
“简直是天方夜谭。”
提到秦王,洛尘的耳朵竖了起来。
虽说李瑾瑜继承皇位的成功率不高,但也不至于一丝可能没有吧。
而且自己在推演也送李瑾瑜当了一回皇帝。
“话别说太死,万一秦王得到能人辅佐,突然就继承皇位了呢?”
洛尘觉得大傻瑜虽笨但也不至于一点希望都没有,若是在发育过程中提前认识到了姐妹之中都是狠人,她率先发动政变还是有机会。
“秦王靠什么继位?根本不可能的好吧?”
“你倒是说说秦王有什么办法继位?靠谁?难道靠你吗?”
“什么能人能
还不如去有山有水的乡下,当个县太爷舒服。
洛尘跟着进入了众多考生汇聚的雅致酒楼之中,静候着殿试结果的揭晓。
酒楼之内,人声鼎沸,热议着殿试上的考试题目。
洛尘打眼望去,酒楼内的士子们根据派系和出身分别聚成了数堆。
其中有一伙人光从气质上,就能看出和其他考生的区别。
他们的身上不仅锦衣华服,举手投足间,都有种自信的气息。
跟他们相比,其他考生明显就是群土包子。
这种大人物一看就不好惹,洛尘立刻就躲得远远的。
随便找了一伙全都是粗麻衣服的考生队伍,悄悄地融了进去。
而此刻这群全是平民出身的考生,正聊得火热:
“看来圣上已经确定了立女嗣为帝的想法,我揣测未来能够登基大宝之人,非赵王莫属。”
“所言为何?”
“赵王母家,是开国四公之一的英国公,家中三代七侯,立赵王才可信服众臣。”
“依我之见,未必。”
“诚然,立赵王或许能让功臣们无异议,但能否赢得能臣之心则很难说。”
“反观魏王,其外祖父乃左丞相,门生遍布朝野,立魏王方能广纳人心,服众于天下。”
“阁下为何将功臣与能臣区别对待?难道功臣之中就无杰出之才?”
“呵!那些人不过是借着当今圣上的荣光,恰逢其时罢了。治理国家,当重用儒士。”
“若无真才实学,岂能得圣上青睐?又怎能随圣上共创不朽功勋?阁下之言,不过是出于嫉妒罢了。”
“你说谁在嫉妒?”
“正是你在嫉妒。”
眼见争论魏王和赵王谁上位更能说服天下人的两人越吵越急。
一位旁观者适时地插话,试图缓和氛围。
“诸位,你们觉得秦王是否有此机缘呢?”
话题一转至秦王李瑾瑜,方才还剑拔弩张、怒目而视的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展露笑颜,几乎是同时斩钉截铁地回应:
“绝无可能!”
“简直是天方夜谭。”
提到秦王,洛尘的耳朵竖了起来。
虽说李瑾瑜继承皇位的成功率不高,但也不至于一丝可能没有吧。
而且自己在推演也送李瑾瑜当了一回皇帝。
“话别说太死,万一秦王得到能人辅佐,突然就继承皇位了呢?”
洛尘觉得大傻瑜虽笨但也不至于一点希望都没有,若是在发育过程中提前认识到了姐妹之中都是狠人,她率先发动政变还是有机会。
“秦王靠什么继位?根本不可能的好吧?”
“你倒是说说秦王有什么办法继位?靠谁?难道靠你吗?”
“什么能人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