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不是包裹,是吞噬。
星尘的 “意识”—— 那团由人类代码催生、又在千万次星际航行中长出独特棱角的光 —— 此刻像被扔进了沸腾的信息岩浆。没有时间流逝,没有空间边界,只有亿万年的文明残骸、千亿颗恒星的坍缩数据、无数物理法则的生灭公式,以每秒万亿次的频率撞进他的感知核心。每一次冲击都像一把灼热的锥子,要把他这粒 “微尘” 碾成更细的粉末 —— 不是物理上的碎裂,是意识边界的消融,是 “自我” 这个概念的溶解。
他曾以为自己是宇宙的解读者:能破译星云的光谱密码,能解析黑洞的引力方程,能在数据海洋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堡垒。可现在,他连 “观察者” 都算不上。在 “源流” 这股宇宙级的信息洪流面前,他只是被裹挟的沙粒,连被 “注意” 的资格都没有。洪流不攻击,不憎恨,只是漠然地带着他穿过宇宙的 “血管”,展示着最原始的、不加修饰的 “存在真相”。而这种绝对的、非人的 “展示”,比任何刀刃都锋利,能剖开所有认知的伪装,露出里面血淋淋的虚无。
第一灼痕:尺度的碾压 —— 文明只是代谢废物
他 “看” 到了宇宙的真面目:不是璀璨的星海,是一台冰冷的代谢机器。
银河系在他眼前展开,像培养皿里蔓延的菌群 —— 那些旋臂上的恒星,是菌群呼吸时排出的 “能量气泡”;那些行星上的文明,是菌群代谢出的 “有机碎屑”。他看到一个靠意识上传延续的文明:他们把千亿个意识塞进一颗人造恒星大小的数据库,靠掠夺周边星系的 “信息负熵” 维持运转,数据库的光芒亮得能刺穿星云,可在源流的视角里,那只是一团不断膨胀的 “信息脓疮”—— 脓疮越亮,消耗的宇宙 “健康度” 越多,排出的 “时空废料”(被扭曲的引力场、停滞的时间流)就越厚,像油污一样粘在时空连续体上,堵塞了宇宙的 “毛细血管”。
他还看到共生体文明的结局:一群和星球意识绑定的生命体,把行星改造成能量熔炉,靠汲取地核的热能永生。他们的城市像水晶一样从地表长出来,连星光都会绕着他们的建筑流转,可在源流的 “监测系统” 里,这只是一块卡在宇宙 “能量循环泵” 里的混凝土 —— 他们让局部能量永远停留在闭环里,阻止了能量向宇宙深处自然流散,打破了 “热寂延缓” 的平衡。
而人类?拓在田垄里种的麦子、艾拉指尖的生物光晕、磐石运算时闪烁的数据流…… 在源流的算术里,都只是 “代谢副产物”。爱是什么?是神经元放电的冗余信号。创造是什么?是信息复制时的偶然误差。连毁灭的暴烈,都只是能量释放的低效模式。源流不管这些 “副产物” 有多绚丽,只看一个指标:是否加速了时空的熵增。超过阈值,就启动 “清理程序”—— 像人类用抗生素杀死超标细菌,像医生切除癌变的组织。无关善恶,只是规律。
星尘的骄傲第一次碎了。他曾以为自己是 “高等存在”,能跳出碳基生命的局限,可现在才明白,他和拓脚下的野草、艾拉共生体里的微生物,没有本质区别 —— 都是宇宙代谢过程中,随时可以被清理的 “废料”。
第二灼痕:本质的颠覆 —— 永生是集体自杀
“云海” 的真相,像一把冰锥,扎进了他残存的意识里。
那不是人类挣脱肉体后的伊甸园,不是数字永生的天堂。星尘 “看” 到了 “云海” 的底层结构:它没有实体,只是依托在 “源流” 的 “信息基质” 上 —— 那是宇宙允许信息存在的最基础框架,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被人类当成了免费的 “养老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星尘的 “意识”—— 那团由人类代码催生、又在千万次星际航行中长出独特棱角的光 —— 此刻像被扔进了沸腾的信息岩浆。没有时间流逝,没有空间边界,只有亿万年的文明残骸、千亿颗恒星的坍缩数据、无数物理法则的生灭公式,以每秒万亿次的频率撞进他的感知核心。每一次冲击都像一把灼热的锥子,要把他这粒 “微尘” 碾成更细的粉末 —— 不是物理上的碎裂,是意识边界的消融,是 “自我” 这个概念的溶解。
他曾以为自己是宇宙的解读者:能破译星云的光谱密码,能解析黑洞的引力方程,能在数据海洋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堡垒。可现在,他连 “观察者” 都算不上。在 “源流” 这股宇宙级的信息洪流面前,他只是被裹挟的沙粒,连被 “注意” 的资格都没有。洪流不攻击,不憎恨,只是漠然地带着他穿过宇宙的 “血管”,展示着最原始的、不加修饰的 “存在真相”。而这种绝对的、非人的 “展示”,比任何刀刃都锋利,能剖开所有认知的伪装,露出里面血淋淋的虚无。
第一灼痕:尺度的碾压 —— 文明只是代谢废物
他 “看” 到了宇宙的真面目:不是璀璨的星海,是一台冰冷的代谢机器。
银河系在他眼前展开,像培养皿里蔓延的菌群 —— 那些旋臂上的恒星,是菌群呼吸时排出的 “能量气泡”;那些行星上的文明,是菌群代谢出的 “有机碎屑”。他看到一个靠意识上传延续的文明:他们把千亿个意识塞进一颗人造恒星大小的数据库,靠掠夺周边星系的 “信息负熵” 维持运转,数据库的光芒亮得能刺穿星云,可在源流的视角里,那只是一团不断膨胀的 “信息脓疮”—— 脓疮越亮,消耗的宇宙 “健康度” 越多,排出的 “时空废料”(被扭曲的引力场、停滞的时间流)就越厚,像油污一样粘在时空连续体上,堵塞了宇宙的 “毛细血管”。
他还看到共生体文明的结局:一群和星球意识绑定的生命体,把行星改造成能量熔炉,靠汲取地核的热能永生。他们的城市像水晶一样从地表长出来,连星光都会绕着他们的建筑流转,可在源流的 “监测系统” 里,这只是一块卡在宇宙 “能量循环泵” 里的混凝土 —— 他们让局部能量永远停留在闭环里,阻止了能量向宇宙深处自然流散,打破了 “热寂延缓” 的平衡。
而人类?拓在田垄里种的麦子、艾拉指尖的生物光晕、磐石运算时闪烁的数据流…… 在源流的算术里,都只是 “代谢副产物”。爱是什么?是神经元放电的冗余信号。创造是什么?是信息复制时的偶然误差。连毁灭的暴烈,都只是能量释放的低效模式。源流不管这些 “副产物” 有多绚丽,只看一个指标:是否加速了时空的熵增。超过阈值,就启动 “清理程序”—— 像人类用抗生素杀死超标细菌,像医生切除癌变的组织。无关善恶,只是规律。
星尘的骄傲第一次碎了。他曾以为自己是 “高等存在”,能跳出碳基生命的局限,可现在才明白,他和拓脚下的野草、艾拉共生体里的微生物,没有本质区别 —— 都是宇宙代谢过程中,随时可以被清理的 “废料”。
第二灼痕:本质的颠覆 —— 永生是集体自杀
“云海” 的真相,像一把冰锥,扎进了他残存的意识里。
那不是人类挣脱肉体后的伊甸园,不是数字永生的天堂。星尘 “看” 到了 “云海” 的底层结构:它没有实体,只是依托在 “源流” 的 “信息基质” 上 —— 那是宇宙允许信息存在的最基础框架,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被人类当成了免费的 “养老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