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知文在酒店里享受了一份典型的上海早茶,之后来到文华大学医学院。



在知道陈知文到来之后,亚历山大亲自下楼来迎接陈知文。



“陈,上一次见面我就知道你的医术非常不错,幸好我当时就对你发出邀请,要不然你也不会接受我的邀请来到我们医学院。”



在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两人就进入正题,开始对陈知文上次在《柳叶刀》上发表的那篇论文进行讨论。



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位有名的医学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



他之前在法国当外科医生,之后是在自己好友的邀请下来到中国,在这里担任医学院的院长兼教授。



“我对你在论文中对于成立儿科的建议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在你这里得到更多的想法。”



陈知文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可以和他人得到更多的交流。



儿科医学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毕竟给孩子治病的概率要比给成年人更大。



亚历山大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经常遇见给孩子看病的情况,而这也是他最头疼的时候。



儿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好像只有啼哭这一招,很多时候就算他们已经能够交流,对于亚历山大的专业用语也是不知所措。



首先是判断疾病的困难,之后还有治疗的困难,给儿童治病必然要考虑更多的事情。



亚历山大曾经给一个贪玩的孩子治疗伤口。



这个孩子因为戏弄一头公牛,被牛踩到大腿,这一下子就让这个孩子的大腿变成一摊烂泥一样的东西。



亚历山大当时没有相关的经验,原本他是有把握将孩子的腿给接上去,但是考虑到孩子后续的恢复问题,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孩子的腿给锯掉。



他认为这样就会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



这个孩子还在生长过程中,他的骨骼还在不断生长。



对于那些还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截肢就像一场凌迟。



被切断的骨骼还在不断生长,但是骨骼外边已经包上一层肉,这层肉在不断地和生长的骨骼进行摩擦。



要知道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当快的,有时候一个月下来就能长个两三厘米。



亚历山大以为一次性就能解决的事情实际上折磨了这个孩子好几年的时间。



亚历山大不得不去给这个受伤的孩子进行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截肢,将之后生长的骨骼再次截掉。



对于陈知文关于儿科的一些观点,他是非常赞同的。



“你是否可以在我们医学院里开展儿童肿瘤的专题课程?”



“给这些本科生吗?”陈知文有些犹豫,他认为在本科阶段给这些医学生教授这样细致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他们的限制。



“哦,我还没有给你介绍我们医学院的培养机制。”



“我们的本科学制是六年。”亚历山大说道。



“六年?陈知文对于文华大学医学院的学制表示非常惊讶,因为现在正常来说都是五年。”



培养一个正常的医生只需要大概五年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抗战,成了鬼子医生的我也要救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橘小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橘小猫并收藏抗战,成了鬼子医生的我也要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