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到手后,陈默面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团队。



再完美的商业计划,没有执行的人,终究是空中楼阁。



但陈默并不打算走常规的招聘路线。



2014年,真正的技术大牛要么在BAT(百度、阿里、腾讯)拿着高薪,要么在创业公司被资本追捧,根本轮不到他一个“高中生”来招揽。



所以,他必须另辟蹊径——找那些被埋没的“潜力股”。



陈默花了三天时间,在各大技术论坛、GitHub、甚至微博上筛选目标。



他的标准很明确:



技术过硬但缺乏舞台:比如在二线互联网公司郁郁不得志的工程师。



有创业野心但缺资源:比如在博客里抱怨“大公司内耗”的产品经理。



年轻可塑性强:比如刚毕业但开源项目惊艳的应届生。



最终,他锁定了三个人:



张毅:前百度推荐算法工程师,因不满部门内斗离职,现在一家小公司混日子。



林夏:前腾讯产品经理,主导过一款失败的小众社交APP,正处在职业低谷。



赵小刀:应届生,GitHub上有三个Star过千的开源项目,但因学历普通被大厂拒之门外。



陈默没有直接发招聘邮件——那会被当成骗子。



他选择了一种更迂回的方式:假装成“行业观察者”,先建立信任,再抛出橄榄枝。



对张毅,他在知乎上找到对方吐槽“国内算法应用落后美国五年”的回答,私信写道:



“张老师,您提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建模’观点一针见血。其实我在做一个实验项目,用动态兴趣图谱替代传统标签系统,有兴趣聊聊吗?”



这是张毅在百度没机会尝试的技术方向。



对林夏,他伪装成投资人,通过微博私信联系:



“林经理,您去年那款‘瞬间’APP的‘故事卡片’设计很有前瞻性,可惜生不逢时。如果有更自由的创作环境,您觉得它能颠覆什么?”



这是林夏最不甘心的失败作品。



对赵小刀更简单,直接在GitHub的issue里留言:



“你的‘轻量级视频编码器’项目解决了移动端痛点,但大厂只会让你写业务代码。来我这,你可以主导核心技术。”



这是应届生最无法抗拒的诱惑。



凭借精准的拿捏,三人如约而至,陈默选在苏氏集团的一间会议室见面——借势很重要。



当张毅看到眼前的年轻人时,转身就要走:“耍我?”



他觉得陈默这个年纪根本干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



陈默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仪:“张工,您去年在QCon上的演讲提到,百度的推荐模型CTR(点击率)提升遇到瓶颈,根本原因是……”



他流利地复述了张毅的技术观点,甚至补充了两个连张毅都没想到的优化思路。



张毅愣住了:“你......到底是谁?”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高三:我居然是校花的白月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君子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诺并收藏重生高三:我居然是校花的白月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