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
通元县政府。
陈小凡就来到杨立新办公室,郑重道:“杨书记,我想做件大事。”
杨立新不由一惊道:“你想干啥?”
陈小凡道:“我让西山矿业注册了一家环保公司,又从省电科院转让了脱硫技术。
我想让西山矿业投资,在我县新建电厂验证一下。”
杨立新道,“你说得容易,电力行业投资都大得惊人。
只有国家才能做到。
民营资本想要投资电力项目,投得起么?”
陈小凡点点头道:“投资的确不少,大约需要一个亿。
但若是验证成功了,我们就在电力环保行业居于垄断地位,将来市场前景广阔。
而且我们市因为环保产业薄弱,所以跟开发区无缘。
要是将来,电力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都在我们这里,省里不可能不重视。
到时候说不定,会重新考虑开发区的选址。”
杨立新道,“你不能只看到成功的一面,不考虑失败。
要是万一不成功,那一个亿不就打水漂了?”
陈小凡笑道:“那又不是政府的钱。
民营资本打了水漂,你心疼什么?”
杨立新道,“那公司的性质我心里清楚。
我还不是替你心疼?
那可是一个亿,做点什么不好,非要打水漂。”
陈小凡道:“反正那钱我也不能装自己兜里,打水漂就打吧。
我都不在乎,您在乎什么?”
“那好吧,”杨立新道,“皇帝不及太监急,你既然想做,那就做吧。
你说的也对,要是真成功了,能带动我们全市的环保产业发展。
若能把开发区吸引过来,在范书记面前就立下大功了。
我可以让县里挤出一千万,支持你进行实验。”
陈小凡道:“不用,县财政也够紧张的。
西山矿业盈利足够。
县里只要把手续给完备就行。”
杨立新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县供电局局长王旭川道:“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不多时,王旭川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
他今年四十多岁,挺着大肚腩,头顶有些秃,毕恭毕敬地道:“杨书记,您有什么指示?”
杨立新道,“陈主任准备在我县新建电厂,建设脱硫试验机,你看看要走什么手续?”
王旭川沉吟了一下道:“这个电厂虽然建在我们县,但却归省供电局管辖。
电厂设计方是省电科院。
据我所知,当初设计规划时,本来考虑过建设两种脱硫工艺,进行试验。
可是后来大概因为没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