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且待我去问问丞相。”
说罢,杨仪转身就走。
步骘停了几瞬,见杨仪走了数十步、将要走到诸葛亮大帐前了,竟也作势要跑着进去。身旁参军拉扯不住,快到帐门之时才被甲士拦住,步骘情急,竟直接将头上发冠取下,奋力扔向帐门,在帐门外大喊道:
“诸葛丞相!!!”
“吴与汉久为盟友,如何不让我见尊驾!!!”
“放开我!我要见诸葛丞相!”
步骘嗓音甚大,帐中的诸葛亮终于无奈,挥手示意步骘进来。步骘走到诸葛亮身前,喘着粗气,将孙权的书信和要求又重复了一遍,而后直直盯着诸葛亮的双眼看去。
诸葛亮眼神如刀,在与步骘目光对峙之时,不急不缓的说道:
“步将军,三万军队出动,非本相一人臣所能决断,本相需请示陛下才能给步将军确信答复。”
“刘皇帝不是在白水吗?如此远途,哪里还来得及?”步骘披头散发,眉眼可怖:“莫非尊驾不愿出兵?若如此,请直接来攻江陵!吴汉两军无非决死,让魏军得了荆州、得了天下,你们汉室也彻底绝嗣了算罢!”
“竟敢在丞相面前出此狂言!”魏延昂然站起,睥睨而视,竟直接握拳就要来殴步骘,却被眼疾手快的费祎拦腰抱住。
“匹夫,你敢杀我?”步骘轻蔑而视。
“鼠辈好胆!”魏延嗔目,手向腰间刀柄摸去。
“文长,威公,你们二人退下!”诸葛亮重重拍了拍桌子。
魏延、杨仪对视了一眼,不再说话,恭顺的拱手走出帐中,只留费祎在此。
“步将军,本相也不与你多费唇舌。”诸葛亮身为汉相,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汉,堪称极致的实用主义:“吴国割宜都郡,江陵暂交大汉防守,战后交还吴国。本相则派魏文长领两万人来守江陵,自将三万人随诸葛子瑜一同去救你们孙皇帝!”
“是三万兵去救夏口,还是八万兵去救,请步将军勿要动气,细细思量为好!”看着步骘即将失控的表情,诸葛亮连忙补充道:“若步将军不能决,还请去问贵国太子和大将军!本相在这里等着你们答复!”
步骘此刻的心中百转千折,竟比当日自己被魏延所掳的时候更加屈辱。的确,他没有权限来做这样的答复。孙权连西陵都愿意割了,江陵……江陵如何,又如何说的准呢?
诸葛亮说的倒也没错,他一臣子,还是请主上决断为好!
步骘不欲与诸葛亮多说,微微拱手,出帐后即刻纵马驰回江陵城中,此时天色已黑,步骘马术不佳,路上甚至差点跌倒了一次,但还是速速叫上诸葛瑾一起去府中见太子孙登。
步骘带来了坏消息,孙登本就濒临崩溃的情绪再也压制不住,刚要怒骂诸葛亮,却因诸葛瑾在身旁而硬生生忍住,咬牙道:
“无论如何,江陵不能丢!孤与父皇不惜与蜀国开战,江陵如何都不能给!”
诸葛瑾神色黯然,一方面自己是吴国的当事人,搞砸了与蜀国的谈判。另一方面,他仿佛回到了二十余年前,为了孙权、刘备之事与诸葛亮频繁来往沟通的时候。
诸葛瑾这时才想起来,他这个同胞弟弟,似乎从来都是为了刘氏来占孙权便宜的谋主!这次也丝毫不例外!
真真是各为其主、各尽其才……
孙登神情愤然,直接对着诸葛瑾问道:“大将军、齐王殿下,你可还认孤这个大吴太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瑾未敢一日忘却!”诸葛瑾面孔凄楚,正色以对。
“好!”孙登不顾自己太子之尊,退后半步,竟朝着诸葛瑾俯身跪拜:“父皇在夏口危在旦夕,还请大将军领两万兵守江陵,不得让蜀兵寸进!孤自提三万兵去救夏口,即刻就走!”
诸葛瑾心中纠结到了极点,竟一时忘了去扶孙登,步骘在旁也失了神,二人竟眼睁睁的看着孙登给诸葛瑾叩了个头,帐中护卫着的甲士们也尽皆被此景惊呆。
孙登叩首既罢,昂然站起,朝着诸葛瑾伸手:“兵符速速给孤!孤自去调兵,明日破晓就走!”
孙登这番作态,在诸葛瑾的眼中,竟与近三十年前赤壁战前的孙权有八、九成相似。两个身影仿佛跨过时空重合起来,让诸葛瑾一时恍惚了起来。
“好。”诸葛瑾神不守舍般,伸手从怀中取出虎符,手掌还没来得及全部展开,孙登就将虎符抢过,大步走出堂门,紧接着朝院外小跑了出去。
步骘看着孙登匆忙离去的身影,竟当即流出泪来,哽咽着看向诸葛瑾:“子瑜,大吴如何成了这个样子?”
诸葛瑾眯眼长叹,一时站立不稳,幸亏被步骘扶住才没倒下,倚在步骘怀中,竟也一时泣下。
豪杰气象是一回事,调兵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孙登从诸葛瑾处取了兵符,当即率着亲卫出城乘夜驰往江陵城西南十里处临江的汉津,彼处驻扎着孙登当初从武昌带来的一万三千军队,如今只剩一万二千左右。
这一万二千军队,也是孙登明日早上能调走的兵力。至于余下兵力,还需诸葛瑾在后方安排船只、调兵才是……
但孙登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了!莫说能带一万多兵,就算让他只带三千兵去救孙权,他也不会犹豫半分。
二十日清早,吴国太子孙登领一万二千水军乘舟东下。而此时的魏军大部,还在乘船前往夏口的路上。
步军乘船,骑军乘马,在江北同时而进。
辰时许,作为先锋的水军艨艟将军乐綝部就已抵达夏口东北四十里处的滠口。
滠口,是滠水注入长江的水口之处,这里是大魏水军适合停驻的唯一之处,若再度向南离夏口愈近,距离就不足以让步骑平稳落寨。<
说罢,杨仪转身就走。
步骘停了几瞬,见杨仪走了数十步、将要走到诸葛亮大帐前了,竟也作势要跑着进去。身旁参军拉扯不住,快到帐门之时才被甲士拦住,步骘情急,竟直接将头上发冠取下,奋力扔向帐门,在帐门外大喊道:
“诸葛丞相!!!”
“吴与汉久为盟友,如何不让我见尊驾!!!”
“放开我!我要见诸葛丞相!”
步骘嗓音甚大,帐中的诸葛亮终于无奈,挥手示意步骘进来。步骘走到诸葛亮身前,喘着粗气,将孙权的书信和要求又重复了一遍,而后直直盯着诸葛亮的双眼看去。
诸葛亮眼神如刀,在与步骘目光对峙之时,不急不缓的说道:
“步将军,三万军队出动,非本相一人臣所能决断,本相需请示陛下才能给步将军确信答复。”
“刘皇帝不是在白水吗?如此远途,哪里还来得及?”步骘披头散发,眉眼可怖:“莫非尊驾不愿出兵?若如此,请直接来攻江陵!吴汉两军无非决死,让魏军得了荆州、得了天下,你们汉室也彻底绝嗣了算罢!”
“竟敢在丞相面前出此狂言!”魏延昂然站起,睥睨而视,竟直接握拳就要来殴步骘,却被眼疾手快的费祎拦腰抱住。
“匹夫,你敢杀我?”步骘轻蔑而视。
“鼠辈好胆!”魏延嗔目,手向腰间刀柄摸去。
“文长,威公,你们二人退下!”诸葛亮重重拍了拍桌子。
魏延、杨仪对视了一眼,不再说话,恭顺的拱手走出帐中,只留费祎在此。
“步将军,本相也不与你多费唇舌。”诸葛亮身为汉相,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汉,堪称极致的实用主义:“吴国割宜都郡,江陵暂交大汉防守,战后交还吴国。本相则派魏文长领两万人来守江陵,自将三万人随诸葛子瑜一同去救你们孙皇帝!”
“是三万兵去救夏口,还是八万兵去救,请步将军勿要动气,细细思量为好!”看着步骘即将失控的表情,诸葛亮连忙补充道:“若步将军不能决,还请去问贵国太子和大将军!本相在这里等着你们答复!”
步骘此刻的心中百转千折,竟比当日自己被魏延所掳的时候更加屈辱。的确,他没有权限来做这样的答复。孙权连西陵都愿意割了,江陵……江陵如何,又如何说的准呢?
诸葛亮说的倒也没错,他一臣子,还是请主上决断为好!
步骘不欲与诸葛亮多说,微微拱手,出帐后即刻纵马驰回江陵城中,此时天色已黑,步骘马术不佳,路上甚至差点跌倒了一次,但还是速速叫上诸葛瑾一起去府中见太子孙登。
步骘带来了坏消息,孙登本就濒临崩溃的情绪再也压制不住,刚要怒骂诸葛亮,却因诸葛瑾在身旁而硬生生忍住,咬牙道:
“无论如何,江陵不能丢!孤与父皇不惜与蜀国开战,江陵如何都不能给!”
诸葛瑾神色黯然,一方面自己是吴国的当事人,搞砸了与蜀国的谈判。另一方面,他仿佛回到了二十余年前,为了孙权、刘备之事与诸葛亮频繁来往沟通的时候。
诸葛瑾这时才想起来,他这个同胞弟弟,似乎从来都是为了刘氏来占孙权便宜的谋主!这次也丝毫不例外!
真真是各为其主、各尽其才……
孙登神情愤然,直接对着诸葛瑾问道:“大将军、齐王殿下,你可还认孤这个大吴太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瑾未敢一日忘却!”诸葛瑾面孔凄楚,正色以对。
“好!”孙登不顾自己太子之尊,退后半步,竟朝着诸葛瑾俯身跪拜:“父皇在夏口危在旦夕,还请大将军领两万兵守江陵,不得让蜀兵寸进!孤自提三万兵去救夏口,即刻就走!”
诸葛瑾心中纠结到了极点,竟一时忘了去扶孙登,步骘在旁也失了神,二人竟眼睁睁的看着孙登给诸葛瑾叩了个头,帐中护卫着的甲士们也尽皆被此景惊呆。
孙登叩首既罢,昂然站起,朝着诸葛瑾伸手:“兵符速速给孤!孤自去调兵,明日破晓就走!”
孙登这番作态,在诸葛瑾的眼中,竟与近三十年前赤壁战前的孙权有八、九成相似。两个身影仿佛跨过时空重合起来,让诸葛瑾一时恍惚了起来。
“好。”诸葛瑾神不守舍般,伸手从怀中取出虎符,手掌还没来得及全部展开,孙登就将虎符抢过,大步走出堂门,紧接着朝院外小跑了出去。
步骘看着孙登匆忙离去的身影,竟当即流出泪来,哽咽着看向诸葛瑾:“子瑜,大吴如何成了这个样子?”
诸葛瑾眯眼长叹,一时站立不稳,幸亏被步骘扶住才没倒下,倚在步骘怀中,竟也一时泣下。
豪杰气象是一回事,调兵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孙登从诸葛瑾处取了兵符,当即率着亲卫出城乘夜驰往江陵城西南十里处临江的汉津,彼处驻扎着孙登当初从武昌带来的一万三千军队,如今只剩一万二千左右。
这一万二千军队,也是孙登明日早上能调走的兵力。至于余下兵力,还需诸葛瑾在后方安排船只、调兵才是……
但孙登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了!莫说能带一万多兵,就算让他只带三千兵去救孙权,他也不会犹豫半分。
二十日清早,吴国太子孙登领一万二千水军乘舟东下。而此时的魏军大部,还在乘船前往夏口的路上。
步军乘船,骑军乘马,在江北同时而进。
辰时许,作为先锋的水军艨艟将军乐綝部就已抵达夏口东北四十里处的滠口。
滠口,是滠水注入长江的水口之处,这里是大魏水军适合停驻的唯一之处,若再度向南离夏口愈近,距离就不足以让步骑平稳落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