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彼处虽然招抚吴国降臣,但其暂无权限任免,问题又回到中枢这里了。吴国降臣众多,尚书令顾雍以下还有四名尚书归降,以及将军、太守、九卿,还有若干吴国宗室。”曹睿环视一周:“虽说出兵前已经有了大致分派,具体该如何实施,以便吴地尽快归附,还是要细论一下的。”



裴潜此时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分主降和从降之分。”



“该怎么分?”曹睿挑眉。



裴潜道:“臣方才大致浏览了一遍楼船将军的文书。内里提到,建业城开城之事是由吴尚书令顾雍及阚、薛、纪、屈四名尚书,还有丹阳太守诸葛恪、骑都尉顾济来倡议的。”



“臣以为,除了这七人为主降之人,其余可论为从降。”



“主降之人可以用虚位暂时稳住,以此昭示大魏恢弘仁德,促使吴地郡县尽快归降。而建业城从降之辈甚多,应按照降一档来任职。吴国宗室则应统一看管起来,与其余降者区分开来。”



曹睿略略点头,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



王肃也在一旁赞同道:“臣附议。吴逆小国割据,降一级至大魏任职,已是朝廷宽宏大度之体现。”



“方才裴侍中进言之时,臣已心中拟了腹稿,为这几人暂拟了职位。”



曹睿轻笑一声:“是何职位?”



王肃拱手:“臣以为,顾雍为吴国多年之丞相和尚书令,可命其为尚书仆射。阚泽、薛综、纪亮、屈晃四人可为民部、工部、礼部、刑部尚书。诸葛恪因其父诸葛瑾故,可加其为散骑侍郎、封号将军。顾济可命其为二千石太守,冀州中山郡太守之位尚有空缺,可令此人补了实缺。”



“臣附议。”裴潜拱手道。



“臣也附议。”徐庶说道。



看着三名侍中加阁臣就在这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吴国建业降臣的官职定了下来,堂中立着的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黄权明显急了,工部尚书司马芝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诸位把尚书台当成何等地方了?”黄权不顾体面,当着皇帝的面一甩袍袖,出言驳斥道:“尚书台六部尚书自有定数,若这些吴国降人位居台阁,又将我们这些尚书置于何地?尚书台又岂成了安放……”



黄权本想说‘安放降人’,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后,又急忙刹住了车闭口不言,而后朝着曹睿躬身一礼:



“陛下,臣以为不妥,还望陛下圣断!”



曹睿笑了一声:“黄卿是尚书左仆射,还兼着吏部尚书。你既然不同意,那你这个吏部尚书来说一说该怎么分派?”



黄权拱手说道:“即是以虚职以对,臣以为顾雍可为侍中,吴国四尚书可为散骑常侍。”(本章完)    。:(3/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