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上午,皖口附近的江面上,两支形制略有差异、旗帜颜色均有不同的船队一东、一西遥遥遇上。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些可载数百人的大船看起来并无多大区别,但在积年的水军士卒们看来,魏、吴两国的船只还是有许多差异的。



魏船整体上不做漆饰,船的前、后和左右两舷树有黑旗。楼船和斗舰的形制往往更大更稳,除了艨艟外、斗舰前端也加了木制镶铁的撞角,而楼船之上则装有巨大高耸的拍杆。



而吴船的形制更加传统一些,但装饰往往更加丰富。旗帜多彩色,每只船队将领座舟的帆面也是颜色各异,以此来在水战之中区分,而船队主帅的座舟更是花哨,船外蒙有五色的布幔。



说起来,吴船外饰夸张的风格还是从贺齐开始的。而这种展示武力财力、又极为方便区分的方式,也渐渐普及到了吴国中军之中。



相比起来,每船配备了一支单筒望远镜的魏国船只就低调了很多,只是凭借旗帜和主将牙旗来进行分辨。



水军行船,与陆上行军的方式是相似的,都有在前开路探查情况的先锋。



魏、吴两支船队一西一东而来,双方初时还不知对面船队情况,倒是魏国船队占据了视野优势,遥遥便发现了吴国船队东下,进而吹号摇旗通知船队中各船,沿着江面铺开,楼船居后压阵,斗舰分隔居前,形制更小的艨艟分散填于各斗舰之间。



加装巨型拍杆的丁型楼船,每船可载九百人。乙型楼船可载五百人。乙型斗舰可载三百人、丙型艨艟各载百人。



作为前锋的艨艟将军乐綝所部合计万人,也不过只有六艘楼船、十六艘斗舰、二十四艘艨艟,合计四十余船的规模。从远处看去,在江面上起伏各异,宛如远方山峰一般。



这是标准的迎敌姿态。



吴国船队也一时不敢怠慢,减速与魏国船队保持距离,隔着半里左右的距离遥相对峙。



对于水战来说,这已经是相当接近的临战距离了。



从发现了目标开始,吴、魏两家的船队也都各自向后方派快船送信,告知了这一事项。



在大魏船队中担任前锋之职的艨艟将军乐綝早有遇敌的心理准备,虽未接到陆逊明确的进攻指令,但心理预期是有的。而吴国前队的威远将军周篡则与乐綝不同,内心之中忐忑与惶恐交织。



而双方船队的指挥之人接到急报后,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征东将军陆逊自然是要求战的。



于公,击破吴国水军是整场灭吴战役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能在江上击破吴军这一支主力,则整个大江将成为大魏畅通无阻的物流和运兵通道。



于私,陆逊猜测孙权就在对面,对这个旧主和杀弟仇人,以及自己吴郡陆氏的世仇,陆逊当然是想手刃之而后快的。



想打归想打,陆逊此时的态度也是谨慎而持重的。两军初遇,尚未知吴军具体虚实,还是等军情明确之后再战为好。



故而陆逊急命乐綝暂且避战,待自己后军赶来再论。



而孙权给周篡的指令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向后退却,与大军本部合兵一处。



皖口附近江面水流平缓而不甚急,于是一则奇景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在大江之上横行无忌的吴国主力船队,夙来将大江视为后花园一般,竟第一次后退了!



孙权阴沉着脸,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