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两、三万人的魏军歼灭——这支魏军从皖城渡江而来,皖城军队多年来就没有过什么大动作,甚至吴国知道,皖城在魏国本属偏僻之地,此处不会、也不该有什么强兵。
可孙权就是觉得不对。
近乎于一种本能的感觉,让孙权脑中警铃大作,在他此刻的意识之中,西面不到百里的柴桑城似乎就像一个陷阱一般,这个数日前还属于自己的城池已经失去了它的温情脉脉,开始张开了带血的巨口。
自己真要在柴桑,以四万众攻取两三万魏军、其中至少还有数千骑兵驻守的一座城池?魏国攻江陵会慢,自己攻柴桑就一定会快?若真花了两月攻下,又当如何?自己再折了一、两万兵,战局又将怎样?
而且,这支魏军沿江前行的异常果决,如果他们不在柴桑逗留,而是继续向南打呢?自己要追击?还是弃这支魏军不顾,去救武昌还是救江陵?
当然还有重中之重的一点……曹睿给自己折腾了数月之久,疲于奔命,难道就是为了出六万军队来攻江陵?
全琮的建议真的能听吗?
孙权脑中一阵疼痛,随即眉头紧皱,闭上了眼睛。
干统、丁奉二将不明就里,可全琮却比这二人敏感的多。全琮是积年的将军,自己又勤练武艺和技击,对人的身体状态非常敏感。很明显近些时日内,孙权虽努力看护体魄,但他的身体状况仍然以一个缓慢的速度下滑。
“陛下!”全琮箭步上前,猛地跪在了孙权席前:“陛下身体可还安好?”
“朕没事,只是头痛了一下。”孙权强作镇定,睁眼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全琮焦急的面庞。在全琮唤他之前,孙权脑子里最近的一个念头,就是全琮这些年败了这么多场,自己当真能相信全琮的决策吗?
可当孙权看到全琮后,又果断的将这句没说出口的话封住了。军事上的事情,若他连全琮都不信,又该信任谁呢?只能带兵治军,对作战不甚懂的胡综?又或是只熟稔文事的是仪和徐详?还是打了许多败仗的诸葛瑾?又或是忠心有余,大局不足的孙韶、孙奂?
一时间,孙权心乱如麻。
不过,孙权毕竟也是掌权了三十年的君主,对这种难以决断的事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事的方法论,随即开口对全琮说道:
“魏军最多不过三万,朕在此处已有兵力二万三千,两军已然可以相持。朕已决定,两刻钟后全军开拔向西,今夜朕要在湖口宿营!待后军到达,即刻去攻柴桑!”
“遵旨。”全琮没从孙权的话语中发现什么明显的异样,依旧是自己此前建议的内容,于是果断应下。
翌日,一月九日。
当从后方稍晚些出发的士卒又到了一万,孙权兵力达到三万三千之后,此时的孙权再也无法忍耐,当即点了全琮和他本部的一万精锐先行渡过湖口向西而去,欲要先在对岸寻得自己大军搭营的落脚点和合适的驻军之处。
全琮也不避艰难,领命提兵向西,到了柴桑一侧,在搭建阵地的同时也派斥候去柴桑城的方向探查信息。
但传来的消息令全琮傻眼了。
“刘六,你看得真切?柴桑城中当真没人了?”全琮瞪大双眼,看向面前这位素来得力的斥候都伯。
刘六拍着自己的胸脯担保:“将军,小的这双眼睛就是为将军长的,何时看错过?柴桑城里的军粮除了被搬走的,其
可孙权就是觉得不对。
近乎于一种本能的感觉,让孙权脑中警铃大作,在他此刻的意识之中,西面不到百里的柴桑城似乎就像一个陷阱一般,这个数日前还属于自己的城池已经失去了它的温情脉脉,开始张开了带血的巨口。
自己真要在柴桑,以四万众攻取两三万魏军、其中至少还有数千骑兵驻守的一座城池?魏国攻江陵会慢,自己攻柴桑就一定会快?若真花了两月攻下,又当如何?自己再折了一、两万兵,战局又将怎样?
而且,这支魏军沿江前行的异常果决,如果他们不在柴桑逗留,而是继续向南打呢?自己要追击?还是弃这支魏军不顾,去救武昌还是救江陵?
当然还有重中之重的一点……曹睿给自己折腾了数月之久,疲于奔命,难道就是为了出六万军队来攻江陵?
全琮的建议真的能听吗?
孙权脑中一阵疼痛,随即眉头紧皱,闭上了眼睛。
干统、丁奉二将不明就里,可全琮却比这二人敏感的多。全琮是积年的将军,自己又勤练武艺和技击,对人的身体状态非常敏感。很明显近些时日内,孙权虽努力看护体魄,但他的身体状况仍然以一个缓慢的速度下滑。
“陛下!”全琮箭步上前,猛地跪在了孙权席前:“陛下身体可还安好?”
“朕没事,只是头痛了一下。”孙权强作镇定,睁眼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全琮焦急的面庞。在全琮唤他之前,孙权脑子里最近的一个念头,就是全琮这些年败了这么多场,自己当真能相信全琮的决策吗?
可当孙权看到全琮后,又果断的将这句没说出口的话封住了。军事上的事情,若他连全琮都不信,又该信任谁呢?只能带兵治军,对作战不甚懂的胡综?又或是只熟稔文事的是仪和徐详?还是打了许多败仗的诸葛瑾?又或是忠心有余,大局不足的孙韶、孙奂?
一时间,孙权心乱如麻。
不过,孙权毕竟也是掌权了三十年的君主,对这种难以决断的事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事的方法论,随即开口对全琮说道:
“魏军最多不过三万,朕在此处已有兵力二万三千,两军已然可以相持。朕已决定,两刻钟后全军开拔向西,今夜朕要在湖口宿营!待后军到达,即刻去攻柴桑!”
“遵旨。”全琮没从孙权的话语中发现什么明显的异样,依旧是自己此前建议的内容,于是果断应下。
翌日,一月九日。
当从后方稍晚些出发的士卒又到了一万,孙权兵力达到三万三千之后,此时的孙权再也无法忍耐,当即点了全琮和他本部的一万精锐先行渡过湖口向西而去,欲要先在对岸寻得自己大军搭营的落脚点和合适的驻军之处。
全琮也不避艰难,领命提兵向西,到了柴桑一侧,在搭建阵地的同时也派斥候去柴桑城的方向探查信息。
但传来的消息令全琮傻眼了。
“刘六,你看得真切?柴桑城中当真没人了?”全琮瞪大双眼,看向面前这位素来得力的斥候都伯。
刘六拍着自己的胸脯担保:“将军,小的这双眼睛就是为将军长的,何时看错过?柴桑城里的军粮除了被搬走的,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