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是仪拱手,试探性的说道:“国家初立,臣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遣人斥责一二就可,此事还是不宜过度声张。”
“臣也附议。”胡综开口:“还请陛下以朝政稳妥为要,将此事暂时留在禁中。”
而吕壹却事不关己一般,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搞出来长沙三侯的黑材料,也只是去一趟长沙附带着的事情。他只管做,用或者不用就是孙权自己的事情了,他还无从置喙。
孙权深吸一口气:“子羽和伟则所言有理,朕晚些会遣御史去斥责三人,责令改过。至于潘承明,就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前往武昌,监督太子德行处事。晚些让他入宫寻朕,朕要亲自和他商谈太子之事!”
“至于刁嘉和刁玄二人……”孙权面色冷峻,伸手指了指徐详:“吕校尉和右执法一同去一趟武昌和江夏,为朕将刁嘉、刁玄二人带到建业,朕要亲自讯问他们!”
“谨遵陛下旨意!”
“臣遵旨。”
二人前后应下。
……
如今天下鼎立之势,曹睿所在的寿春和孙权所在的建业,中间只隔了一条大江、一个淮南郡,只有四百里远。而这两位君主齐在扬州,倒是显得蜀地成都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离着天下的中心地带愈发远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魏与吴中间只隔了一个淮南,有着诸多水系的帮助,淮南和大魏中原、河北这些人口稠密的辖区联系紧密,大规模低成本运输成为可行之事,就拿眼下来说,若拿寿春、建业作为两端在舆图上画一个圆圈,圈中的军队至少在十五万以上,这还是未大规模集结的结果。
而蜀汉这般,全国上下如今也只不过八万兵。蜀道艰难,隔住的不仅是诸葛亮率军北伐的路,也隔绝了魏军南下。
隔了数月之久,诸葛亮带着相府随员,也终于回到了成都城外。
并非诸葛亮有意拖延,而是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相府南移回到成都,与此前留在白水之时相比,带来的必定是指挥时间的延长。
诸葛亮不辞辛劳、勤勉用事,亲自带着一众府属先后去了阴平、巴西两处,观察地势、安排军略,留下了许多预案,为王平和吴懿在各自防区的驻守做了充足的指导。一来一去,加之略显庞大的相府调派起来需要时间,故而回到成都的时间也一应向后拖延。
这几个月中,成都城里的官员甚至还传出了许多怪话,什么丞相恋栈权位、不愿归成都之类,但这些风言风语,在诸葛亮率相府到达绵竹的时候,就已经在城中销声匿迹,等到诸葛亮回返成都,这些人就都变成了和和气气的好同僚、好下属了。
诸葛亮躬身一礼:“陛下亲自出城来迎臣,这实在不妥,君臣之礼不可偏废。若有下次,陛下安坐宫中,等臣入宫拜见就是。”
刘禅笑了几声:“若是旁人,朕定不会来的。若是相父,则一切都好说。还请相父与朕同车共乘,速速入城。”
“好。陛下请。”诸葛亮神色平静。
“嗯。”刘禅应下。
马车摇摇晃晃,在前面鼓吹的开道声中随之入城。刘禅刚一坐下,便向诸葛亮解释了起来:
“相父,其实朕也并非一定要相父回成都,只是朝中其他臣子所说之
“臣也附议。”胡综开口:“还请陛下以朝政稳妥为要,将此事暂时留在禁中。”
而吕壹却事不关己一般,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搞出来长沙三侯的黑材料,也只是去一趟长沙附带着的事情。他只管做,用或者不用就是孙权自己的事情了,他还无从置喙。
孙权深吸一口气:“子羽和伟则所言有理,朕晚些会遣御史去斥责三人,责令改过。至于潘承明,就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前往武昌,监督太子德行处事。晚些让他入宫寻朕,朕要亲自和他商谈太子之事!”
“至于刁嘉和刁玄二人……”孙权面色冷峻,伸手指了指徐详:“吕校尉和右执法一同去一趟武昌和江夏,为朕将刁嘉、刁玄二人带到建业,朕要亲自讯问他们!”
“谨遵陛下旨意!”
“臣遵旨。”
二人前后应下。
……
如今天下鼎立之势,曹睿所在的寿春和孙权所在的建业,中间只隔了一条大江、一个淮南郡,只有四百里远。而这两位君主齐在扬州,倒是显得蜀地成都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离着天下的中心地带愈发远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魏与吴中间只隔了一个淮南,有着诸多水系的帮助,淮南和大魏中原、河北这些人口稠密的辖区联系紧密,大规模低成本运输成为可行之事,就拿眼下来说,若拿寿春、建业作为两端在舆图上画一个圆圈,圈中的军队至少在十五万以上,这还是未大规模集结的结果。
而蜀汉这般,全国上下如今也只不过八万兵。蜀道艰难,隔住的不仅是诸葛亮率军北伐的路,也隔绝了魏军南下。
隔了数月之久,诸葛亮带着相府随员,也终于回到了成都城外。
并非诸葛亮有意拖延,而是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相府南移回到成都,与此前留在白水之时相比,带来的必定是指挥时间的延长。
诸葛亮不辞辛劳、勤勉用事,亲自带着一众府属先后去了阴平、巴西两处,观察地势、安排军略,留下了许多预案,为王平和吴懿在各自防区的驻守做了充足的指导。一来一去,加之略显庞大的相府调派起来需要时间,故而回到成都的时间也一应向后拖延。
这几个月中,成都城里的官员甚至还传出了许多怪话,什么丞相恋栈权位、不愿归成都之类,但这些风言风语,在诸葛亮率相府到达绵竹的时候,就已经在城中销声匿迹,等到诸葛亮回返成都,这些人就都变成了和和气气的好同僚、好下属了。
诸葛亮躬身一礼:“陛下亲自出城来迎臣,这实在不妥,君臣之礼不可偏废。若有下次,陛下安坐宫中,等臣入宫拜见就是。”
刘禅笑了几声:“若是旁人,朕定不会来的。若是相父,则一切都好说。还请相父与朕同车共乘,速速入城。”
“好。陛下请。”诸葛亮神色平静。
“嗯。”刘禅应下。
马车摇摇晃晃,在前面鼓吹的开道声中随之入城。刘禅刚一坐下,便向诸葛亮解释了起来:
“相父,其实朕也并非一定要相父回成都,只是朝中其他臣子所说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