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庶道:“文行,你已下定主意了?”



裴潜应声:“是,该说的话,我定要与陛下说。元直,你我身为侍中,置身事外,正可进言此事。陛下令臣子议论本就有促进此事的意味,我意将此事再度扩大,让一众朝臣各自都动起来,这才能看出众人的真正心思!”



徐庶笑道:“也是,你我乃天子侍中,无论外朝如何,我等侍中不受关连。文行想怎么促进?与我说来听听。”



裴潜竖起三根手指:“三件事!”



“封王封公主、为诸王选属官、允许朝野议论此事!”



徐庶也是多智之人:“可行!”



“如今乃是太和七年,魏室立国十有三年,天下格局已经明朗至极,吴蜀败亡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了。”



“自陛下即位以来,顾全大局、少起争端,朝中依旧是那些建安老臣和黄初年间的旧臣得用,太和一朝比黄初一朝功业更伟,如今局势安稳,正该将那些旧人换一换了。”



“元直,我也有此意!”裴潜跪坐而起:“既然你我二人一并为国事担忧,不如现在趁夜去找陛下分说。有时午夜谈事,比白日禀报效果更佳!”



“好。”徐庶说:“且穿外袍,戴冠吧。”



“嗯。”裴潜应声。



如今的大魏,实在是人才济济。



位居三公的董昭、陈群、司马懿皆是能辅国事之人,九卿、尚书、枢密中也尽是贤才和干材,各地刺史素来从命,四方武将尽皆忠实。



换句话说,更换几个权力顶峰的大臣们,对当下的大魏来说影响不了国势。



谁一定就比别人强?无非是位卑者还未坐到那般尊位上。



身为侍中,裴潜和徐庶二人难道就没有私心了吗?既然陛下这么多年来有意压制朝中政争,现在有了纵容的念头,不妨在上面再添一把火!揣测君心、明晰上意,还没人能强过侍中。



二人一并出帐,寻了今晚值夜的步兵校尉卞兰,说有要事禀报皇帝。卞兰不敢怠慢,亲在军帐外将皇帝唤醒,得到许可后,将裴潜、徐庶二人领到了帐中。



“这么晚了,裴卿和徐卿有何事要与朕说?”



曹睿斜斜卧在榻上,借着帐内唯一一盏微弱的油灯的光芒看了二人一眼,而后继续闭目养神。



随着裴潜和徐庶二人将方才商量好的话逐句说出,曹睿也随之睁开了眼睛:



“你二人是觉得朝局当乱一乱了?”



“正是。”裴潜拱手道:“臣和徐侍中以为自陛下即位以来,一直稳定朝局,从来不准大臣们挑起争斗。但人皆有好胜争夺之心,只是被陛下强压下去罢了,朝臣们又是多年老臣,朝中自有党羽派系,纷乱如麻。臣知陛下有志于后年伐吴,既然内阁此时与陛下说立储之事,何不借此机会让朝局动起来?”



“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时机辨明群臣,整顿朝政,梳理人事。”



裴潜此话说到了曹睿的心坎之上。



太和七年,与黄初七年的形势并不相同。皇帝的权威毋庸置疑,中军尽在掌握,外军通过调度将领和这些年的南征北讨,对皇帝的忠诚度也值得信赖。



动一动,倒也无妨。



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