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黄初五年、六年先帝两次广陵观兵之时,想起你昔日功绩,故而遣人将你唤到朕身边来。”
蒋济微微躬身:“臣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又怎是微末之功呢?”曹睿说道:“此前朕在寿春时,除了年节时与你见过几面,你都在各地巡抚,朕见你的次数也少。这回随朕到巢湖、到东兴去,朕也有空好生听听你的想法。”
“朕欲后年伐吴,卿可有计策?”
后年伐吴?太和九年伐吴??
蒋济直起身来,双眼本能微睁,眉眼间流露出带着一丝惊讶,拱手回应道:“启禀陛下,兹事体大,还请容臣思略一二。”
“好。”曹睿笑笑,随即又转过身去,继续看着淝水两岸的风景。
对于蒋济来说,这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讯息。若蒋济没有记错,这还是陛下御驾到了扬州之后,他第一次听到关于伐吴之语。
去年年底陛下来到寿春,只说巡视东南,从未论过军事。但若换个角度来说,五万中军都随着御驾一同前来,若真要做些什么动作,也并不奇怪,顺理成章。
可若陛下此前就有意伐吴,那作为内阁阁臣、司空、尚书右仆射的司马懿,也应与他招呼一声。陛下来扬州两个多月了,蒋济今日之前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那便是今日初次说的了?
非但蒋济一人,连四名侍中都被皇帝之语惊讶到了。不过这也符合皇帝的性格,总是出乎臣子们的意料。
蒋济缓缓说道:“陛下,伐吴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吴国从西到东蔓延千里,西至夷陵、江陵,东至建业和吴会,皆以大江沟通,向南又到交州之地,纵深广阔、土地城池众多。”
“若伐吴,当兴大魏举国之力,以东南一隅之力全然不够。”
曹睿略带赞许的点了点头:“朕也深以为然。吴国也是个方圆数千里的大国,隐蕃此前不是和朕说过,吴国举国上下足足有十八万兵。而吴蜀两国还约为盟友,料敌从宽,说不得还能派些精锐增援过来,征吴的全过程中,怎么说都要面临着二十万上下的军队抵抗。”
蒋济接话道:“陛下所言极是,大江横亘东西千里,虽分隔南北,内里却也孱弱。只要破开一处,其余各处就尽皆难以抵御了。故而应当有着重之处。”
曹睿反问:“何处为重?”
“扬州最重!”蒋济从容答道。
“哈哈哈哈。”曹睿笑了几声:“自然是以扬州为重,到时诸军用兵,朕少不了用蒋卿之力助朕。”
“朕也数年没有听过蒋卿计策了。说一说吧,朝廷该如何用兵?”
蒋济拱手说道:“陛下,所谓用兵,在臣看来,无非是‘兑子’二字而已。”
曹睿道:“如何兑子?”
蒋济说道:“以天下为棋盘,大魏主攻,吴国主守。如今大魏沿江用兵之处,无非襄阳、江夏、皖城、濡须四处,加上这两年兴起的水师,共是五处。沿江上下但凡有吴兵之处,皆要以朝廷大军应之,此为兑子。以荆襄之众攻襄阳,以豫州之众攻武昌,以扬州和徐、青、兖、司隶及河北之众攻建业,则吴军处处迎敌、处处窘迫!”
曹睿不禁摇头:“蒋卿方才之语,其实就是各处牵制吴兵,再寻一处破之,在朕看来也不过中规中矩。”
蒋济微微躬身:“臣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又怎是微末之功呢?”曹睿说道:“此前朕在寿春时,除了年节时与你见过几面,你都在各地巡抚,朕见你的次数也少。这回随朕到巢湖、到东兴去,朕也有空好生听听你的想法。”
“朕欲后年伐吴,卿可有计策?”
后年伐吴?太和九年伐吴??
蒋济直起身来,双眼本能微睁,眉眼间流露出带着一丝惊讶,拱手回应道:“启禀陛下,兹事体大,还请容臣思略一二。”
“好。”曹睿笑笑,随即又转过身去,继续看着淝水两岸的风景。
对于蒋济来说,这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讯息。若蒋济没有记错,这还是陛下御驾到了扬州之后,他第一次听到关于伐吴之语。
去年年底陛下来到寿春,只说巡视东南,从未论过军事。但若换个角度来说,五万中军都随着御驾一同前来,若真要做些什么动作,也并不奇怪,顺理成章。
可若陛下此前就有意伐吴,那作为内阁阁臣、司空、尚书右仆射的司马懿,也应与他招呼一声。陛下来扬州两个多月了,蒋济今日之前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那便是今日初次说的了?
非但蒋济一人,连四名侍中都被皇帝之语惊讶到了。不过这也符合皇帝的性格,总是出乎臣子们的意料。
蒋济缓缓说道:“陛下,伐吴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吴国从西到东蔓延千里,西至夷陵、江陵,东至建业和吴会,皆以大江沟通,向南又到交州之地,纵深广阔、土地城池众多。”
“若伐吴,当兴大魏举国之力,以东南一隅之力全然不够。”
曹睿略带赞许的点了点头:“朕也深以为然。吴国也是个方圆数千里的大国,隐蕃此前不是和朕说过,吴国举国上下足足有十八万兵。而吴蜀两国还约为盟友,料敌从宽,说不得还能派些精锐增援过来,征吴的全过程中,怎么说都要面临着二十万上下的军队抵抗。”
蒋济接话道:“陛下所言极是,大江横亘东西千里,虽分隔南北,内里却也孱弱。只要破开一处,其余各处就尽皆难以抵御了。故而应当有着重之处。”
曹睿反问:“何处为重?”
“扬州最重!”蒋济从容答道。
“哈哈哈哈。”曹睿笑了几声:“自然是以扬州为重,到时诸军用兵,朕少不了用蒋卿之力助朕。”
“朕也数年没有听过蒋卿计策了。说一说吧,朝廷该如何用兵?”
蒋济拱手说道:“陛下,所谓用兵,在臣看来,无非是‘兑子’二字而已。”
曹睿道:“如何兑子?”
蒋济说道:“以天下为棋盘,大魏主攻,吴国主守。如今大魏沿江用兵之处,无非襄阳、江夏、皖城、濡须四处,加上这两年兴起的水师,共是五处。沿江上下但凡有吴兵之处,皆要以朝廷大军应之,此为兑子。以荆襄之众攻襄阳,以豫州之众攻武昌,以扬州和徐、青、兖、司隶及河北之众攻建业,则吴军处处迎敌、处处窘迫!”
曹睿不禁摇头:“蒋卿方才之语,其实就是各处牵制吴兵,再寻一处破之,在朕看来也不过中规中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