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方能大用。”



刘晔顺势说道:“陛下,按照黄初年间的规制,大魏舟船都是在洛阳左近、由将作监来督建的。舟船建好之后,从黄河入漕渠再入淮水,远而靡费,不若在扬州兴建造船所。”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曹睿道:“巢湖在合肥之南,附近百姓稀少,还是放在寿春附近吧。”



“司空,”曹睿看向司马懿:“为朕召将作大将马钧来许昌,命他牵头在寿春兴建造船所,以解大魏乏船之窘。”



“遵旨。”司马懿想了一想,同时说道:“若臣没有记错,大魏造船的匠人大半都在洛阳和邺城两处。”



“邺城也有造船之处?”曹睿问道。



“有的。”司马懿道:“建安十三年时,武帝曾下令在邺城玄武湖大作舟船,以备南征之需。”



曹睿摇了摇头:“建安十三年,赤壁那年吗?算了,还是先将马钧召来吧。此人巧思颇多,已然将朕的许多想法用在将作监里了。到时朕再与他商谈舟船之事。”



“是。”司马懿道。



刘晔紧接着说道:“除了樊城外,孙权在江北淯口处还营建了一处淯口坞,与南侧鱼梁洲处的吴军大营隔岸照应。按照徐元直的描述,淯口坞倒与濡须坞有些相似。臣以为,断然不能容许孙权据有此处,应速速命其攻克此地。”



司马懿也是一样说法。



曹睿道:“孙权这是妄图再立一个濡须坞!这样的地方有一处就够了,朕还能容第二个吗?传令徐庶,命其尽速拔除此地。”



“对了,王凌的骁卫营也已到了许昌。”曹睿看向刘晔:“要不要再从骁卫营中,为徐庶再增派些许援军。”



“陛下,”司马懿拱手说道:“右将军朱盖的援军万人从汝南出发,算着时间也应将至樊城。徐元直自己没要援军,臣以为朝廷还是且缓一缓,为许昌之处多留些军队。”



刘晔也同时说道:“武卫营已至樊城,骁卫营还是不动为好,臣也同意再观望一下战局。”



“也罢。”曹睿道:“那就依你们所说,再等一等樊城的战报吧。”



“对了,陈司徒处的第二封军报也已到了吧?”



“已经到了。”



刘晔从身旁的信匣里,拿出陈群发给枢密院的文书,起身递给了桌案后的曹睿。信封已被破开,枢密院也有调阅军报的权限,曹睿将信纸展开读了片刻后,略微点了点头:



“寿春的书信昨日已经来了一封,今日这是第二封了,朕看这是人尽其用。”



“让陈司徒领着数万大军与吴军合战,陈司徒未必能行。可朕若让他领兵逼而不攻,调度扬州军民营建城池,这倒显出陈司徒的过人之能了。录尚书事之才,抢建区区四座城池,有些大材小用了。”



“人尽其用。”司马懿接过话头:“昨日信使不是说了吗?陈司徒选择第一个选项,甚至都没犹豫太久。有了蒋子通帮他,想必陈司徒也能轻松一些。”



……



就在曹睿与臣子们在许昌宫内议着荆州、扬州军政之时,秦州边陲残破的武街城处,四万蜀军已经全数至此。



城北的一座矮山之上,诸葛亮与杨仪、费祎、魏延、吴懿四人,在一众士卒的簇拥下立在此处,观摩着武街此处的山川地形。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