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琮微叹了一声:“臣知晓了。”



孙权也站起身来,从旁边的挂架上取下自己织锦的披风来,走到了全琮面前。亲自将全琮的披风解下后,又将自己的披风给他系上。



“樊城战事,孤就有劳子璜了。”



孙权都这般姿态了,全琮还能说什么?自然是谢恩领命告退。



走舸从鱼梁洲离开之后,全琮站在船上,仰头看向天穹上夜晚的繁星,竟不由得喟叹了起来。



襄阳难攻是真的,樊城也没那般好攻。至尊来攻襄樊的初衷,就是取得城池来为称帝造势。眼见城池难取,退而求其次保全军队,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樊城能围多久,那就围上多久。若不能围,就接着筑好的淯口坞来防守。淯口坞离鱼梁洲不过一里的水路,借着水军之利和鱼梁洲大营的依托,淯口坞想来也是难以攻下的。



真就要长久相持下去了?虽说行军打仗,见势不对撤军乃是常态,又不是赤壁那种危机时候,樊城也无死战必得之理,可全琮心中还是有着些许黯然。孙权想的那些,他都懂得,只不过作为一名将领的身份,心中还是想着求胜罢了。



……



翌日清晨,偏将军吴硕所部的五千步卒从鱼梁洲出发,进至全琮营中听令。



而北面邓县的徐庶,也按着前几日的旧例,留下了两千州郡兵守城,亲自带着申耽所部六千州郡兵、文岱所部一万外军、和牵招武卫营万人一起,合兵两万六千,向樊城进发而去。



阵势依旧是前几日的阵势,并未有半点变化。徐庶自领六千外军居中,申耽居右在西、文岱居左在东,而牵招部则是随在徐庶身后三里之处,以作援军。



而今日的魏、吴两军,依旧是在樊城以北对峙。徐庶还是在樊城北八里处,全琮还是在五里之处,双方隔着三里的距离,谁都没有要动的意思。



又维持了半日,眼看日头渐西,徐庶见状下令撤军。



回到邓县之后,徐庶将牵招请到了县府正堂内,开口说道:



“今日之事如此,牵兄可有心得?”



牵招摇了摇头:“并无心得,只是觉得吴军有些谨慎的奇怪了。虽说吴军不善陆战,但此处离汉水不过十里,吴军有大军在后,也不应该到了不敢战的程度。”



“明日若吴军再不动,你我则须向前进发了。不论吴军在樊城存了什么古怪,大军在侧,还是要亲手试一试才好的。”



徐庶答道:“牵兄,我倒是有些其他想法。”



“前几日左石已经领着骑兵在樊城之外绕过一圈,吴军营寨确已将樊城团团围住,营寨绵延六、七里。吴军此情此景,倒像是引诱我主动来攻其营寨的意思,他们以逸待劳防守。六七里的吴军营寨,我们选一处来攻即可。”



牵招点头:“那就攻城西好了。吴军不是在鱼梁洲吗?我们明日就攻离鱼梁洲最远的一处,只要能打通往城内的通路,我等便可以借着城池立寨,樊城之处的局势也就盘活了。”



“城西甚好。”徐庶应道:“还请牵兄稍后告知武卫营诸将,明日需要强攻吴营。此番战后,我定会亲向朝廷为他们请求封赏。”



牵招笑道:“你若说请朝廷赏赐什么财帛,寻常士卒或许会渴望奖赏,但对于诸将、校尉来说,这几年朝廷屡次用兵给他们的赏赐,已经足够用度了。倒不如替他们求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