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提到水情,对面的刘晔插话问道:“请问司空,黄河各处水情如何?”



曹睿和其余臣子的目光也都投在了司马懿的身上。



各处公文司马懿都已经看过,水情都已熟知在胸,因此直接对着刘晔说道:



“黄河水情,与八月各处雨水直接相关。由于大都是黄河南岸各郡暴雨,因而黄河以北倒是影响不大。黄河自洛阳以下皆涨,过了东郡方才平缓些。而洛阳南边的伊水、洛水已经溢流,汴水、颍水、涡水等豫州诸水更是泛滥。”



刘晔开口问道:“那荆州呢?”



“我还没说完,子扬莫急。”司马懿脸上略显一丝无奈:“荆州各郡位于颍川、汝南两郡正西,雨情不过稍晚几日,却同样猛烈。”



“此前给陛下的上表中提到过,樊城西边的水军码头被淹没,水军船只暂时无虞。而汉水已经泛滥到南北两岸之上,最近的消息中,襄阳、樊城地面皆溢流一尺深度。”



曹睿此时叹道:“这是天意要让襄樊变成泽国啊。”



关于这种反常的气候,曹睿心里有些预料,可真正来的时候却也觉得有些棘手。



朝中臣子们都是在建安年间就开始出仕了的,洛中和州郡的经历也都有,因此曹睿问起每年具体气候的时候,可以从众人口中的答案拼出一个大概的全览。



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可以总结为两个主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渐冷,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冷。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黄初六年之时先帝曹丕大率水军欲要经扬州广陵南下征吴。水军在经过广陵南下之时,水道竟然结冰而不能入江。



要知道,广陵的位置在淮水和长江之间。从整个国家的版图来看,已经属于明显的南方了。这个后世都没有暖气的地方,竟然水道封冻。



天气之寒可见一斑。北方的鲜卑、乌桓各部胡人,部族中也不如以前兴盛,与冬季寒冷的气候还是相关的。



而第二个特征,就是天气反常。



大雨越来越多,干旱也增加了一些。建安二十四年、黄初四年……无法一一枚举。



曹睿心中明白,这或许是被后世称为‘小冰河期’的阶段中,一些反常的气候现象。



若当下还是汉朝,少不得一次灾害就要罢免一、两个三公。所幸大魏立国方才十年,朝中都是拥戴大魏之人,没人说什么‘天子失德’、‘天人感应’的怪话,就是百姓辛苦了些。



司马懿道:“司隶、豫州、荆州三处水情虽然都很急迫,但荆州毕竟是对吴前线之地,臣已经责令工部尚书傅公悌径直前往樊城,全揽襄樊水情之事。”



“司隶和豫州两处,臣也派了水部郎前往许昌,辅助豫州刺史黄公衡赈灾疏导。”



曹睿点头:“司空做得不错。就是傅巽的身体,以他年龄还受得住吗?”



司马懿正色答道:“傅公悌身为国家大臣、工部尚书,当此之时怎能惜身?恕臣直言,若傅公悌真有个三长两短,臣为尚书右仆射,愿亲为傅公悌向朝廷请求追谥。”



“言重了。”曹睿摆了摆手:“傅巽此人不错,是个能臣。”



“司空,朕此番回返的仓促,还有担忧吴国趁机进犯的因素,加之朕在路上收到文聘重病的消息。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