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继续道:“其三,陛下去岁征蜀、得汉中而还,有大将军都督关西、全然无忧矣!”



“中军不必备蜀,则可以尽数向吴!中军居许昌、可以控荆、扬二州!”



曹睿当然知晓董昭的意思。



不新设都督是合自己心意的,移驾许昌自己也能同意。



从地理、后勤、军略上也样样合理。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该用什么样的理由说服众臣呢?



就为了不设都督?



洛阳远,许昌也没近到哪里去!



洛阳到许昌三百里,许昌到寿春九百里。节约四分之一的路程,这个说服力是不够的。



此刻,徐庶、裴潜两名侍中已经到了。华歆、陈群两人应还在路上。



曹睿从众臣子的眼神里,看到的都是不解之意。



大司马曹休病重,应该选个继任。怎么你们二人这样说着,就变成要移驾许昌了?还有要在许昌常驻的架势?



为解众人疑惑,曹睿问向董昭:“董公,朕有一问。许昌并不比洛阳近多少。”



“若朕去了许昌,还不是要选人在扬州镇守吗?都督与否,有何差异?”



董昭正色道:“当然有差!”



“既然陛下在扬州不欲攻、只欲守。合肥、皖口这两处,哪一处是东吴短期能够攻下的?”



“各自谨守也就够了!居于许昌,遣一大臣往彼处调度,足以应对东吴了。前年战后,东吴损兵折将,哪还有余力进犯?”



“况且,陛下不是要惩戒东吴吗?”



“臣以为,陛下可以至许昌筹备半载一载,然后攻取濡须、尽得长江以北!”



曹睿长叹一声,感慨道:“朕得董公襄助,何其幸也?”



就在二人交谈之时,华歆、陈群二人也已来到书房。司马懿作为三公之末的司空,小声与两人交待了一番。



曹睿看着华、陈二人震惊的神情,说道:“方才朕与诸卿也议论了许多。大司马病重,朕当即刻遣使慰问。”



“卢侍中。”曹睿看向安静坐着的卢毓:“卢卿为朕使节,带上两名御医、即刻随曹弃一同急速回返寿春,代朕慰问大司马病情。”



“朕亦会在洛阳遣人祭神,为大司马祈福。”



卢毓起身应道:“谨遵陛下旨意。”



纵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曹休命不久矣,甚至此时已经都可能离世了。



但毕竟曹弃带来的是病讯、而非丧讯。朝廷欲要应对,也只能遣使慰问,而非吊丧。



卢毓是个明事理、懂世故的。若情况有变,曹睿相信他会将事情应对的圆满。



曹睿从桌案后起身,扫视堂中众人:“方才朕与董公议论的这些事情,诸卿也都听到了。”



“大司马病重,扬州诸军无人节制。朕意欲选一重臣持节前往寿春、暂监扬州诸军事,为朕守住扬州。”



‘守住’扬州,曹睿之语倒也没错。



虽然曹睿认为,至少两、三年之内,孙权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