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制外?”



曹睿挑眉看向董昭,眼神中略显出一丝玩味之态:



“董公‘以内制外’四字,内是谁、外又是谁?”



董昭倒也不慌,笑着说道:“臣与陛下在说军事,内外二字、自然是中军与中军之外。”



“如今西边战事已了,大将军在陈仓都督关西,陛下再也不用担心中军有人掣肘了。”



曹睿点头:“朕信任大将军是一回事,从国家制度上来说、又是另一回事。中军久在大将军管辖之内,如今悉数回到洛阳,该到将中军拆分的时候了。”



“西阁要帮朕把管辖中军的事情担起来。”



董昭点头:“大将军留在陈仓,原大将军府的人员都留在了洛阳。现在看起来,也是该换一个名字了。”



“名字倒是好说。”曹睿道:“朕有个大略的想法,还需董公帮朕参详一下。”



“对了,董公离朕近些坐下,勿要再站着了。”



“是。”



董昭从门口拖过来一个小些的椅子,缓缓坐在了曹睿的侧前方。



“陛下有何想法?不妨示下。”



曹睿说道:“首先一件事是拆分中军。中军五万员额,虽说此战损失颇重,一年内将员额补齐、问题倒也不大。”



“朕有意将中军拆分,每部万人,且互不统属。”



董昭略有所思、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片刻后盘点道:“大魏的五万中军里面,武卫营的两万五千人就占了一半。”



“剩下另一半中,四千是五校尉营、中坚营八千、中垒营七千、中领军直属三千、大将军直属三千。”



“若拆成万人一部……”董昭顿了一下:“那么武卫营是要拆的,中坚、中垒二营要再加些兵力进去。”



曹睿摇头:“若是这样改,还不如不改。”



“董公,大魏旧事你比朕知道的更清楚。武卫、中坚、中垒三营都是怎么来的?”



董昭想了一想:“武卫营乃是先帝称帝后所设,诏许褚为武卫将军,以宿卫禁兵为主建立武卫营。”



“在建安年间,许褚在武帝征讨马超时护卫有功,被封为武卫中郎将。”



“武卫营的‘武卫’二字,就是由许褚开始的。”



曹睿道:“许褚效力曹氏已有三十年了,如今也是六旬老将了。此番征蜀的路上,朕看许褚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因而并未给他半点攻伐之任。”



“虽然有些年长,若他只负责宿卫典兵,应是无碍。”董昭本能反驳了一句‘年老’之语。



董昭自己就是一名老者,当然不会因年老而说别人不堪重用。



董昭继续说道:“中坚、中垒二营,本是因中坚将军、中垒将军之名号所设。汉魏易代之后,先帝因之为中军,而并未改其名号。”



曹睿点头:“也就是说,武卫、中坚、中垒三营,其实并没有什么长久的历史。本就是因缘际会、以杂号将军所典之兵作为中军,就恰好保留下来了?”



“陛下所言极是。”董昭道。



曹睿轻轻颔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