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为,白水关乃是险关,并非数日之间就能攻下的。但即使陆逊攻不下白水,诸葛亮也不能冒着后路被夺的风险,而不发援军!”



“毕竟陆逊那里有将近两万人。诸葛亮赌不起!”



司马懿低声说道:“要看时间!”



“对,要看时间。”曹睿用手指了指司马懿:“司空来说!”



司马懿从席中站起,束手站立、面色严肃的说道:“今日已是三月二十八日。武街至赤亭大营处约有三百五十里,陆逊传讯至此用了四日。”



“据陆逊信中所说,宕昌氐人两次反叛、沓中羌人又乱了许久,征集粮草又花了些时间。而在武街因为大雨、又耽搁了数日之久。”



“陆、夏侯二将二十四日从武街南下,至阴平桥头不过二百余里。以其骑兵之速,当下应该已经到了阴平桥头、或许已经向白水关去了!”



“武街并无蜀军,当地羌人似乎也并不会向蜀军通报。陆逊在信中已说,因耽搁日久、将不会攻击阴平、而是直接进军白水。”



“桥头至白水不过一百里路,恐怕明、后两天,陆逊就能到白水关了!”



曹真补充道:“陛下,臣以为陆逊在武街、桥头两地,指望并无人与蜀军通报、似乎有些赌的成份了。”



“但若臣在诸葛亮的那个位置上,并不会因些许羌人的通报、就急令大军回返。以些许羌人的身份,还不够取信的。”



曹睿点头:“这么说来,只有陆逊亲抵白水关下,诸葛亮才能下定决心、并将此事确认了?”



“臣以为正是。”曹真道:“统数万众之兵并非儿戏,岂能因一二传言就打乱部署?诸葛亮必不至此。”



司马懿拱手:“臣附议。”



张郃出言说道:“臣也附议。”



“那好,就按陆逊后日、也就是三十日到白水关来算。”曹睿看向帐中众人:“诸葛亮多久能得到讯息?”



蜀地的舆图众人都已熟知,司马懿几乎全无犹豫,脱口而出:“白水关至阳安关一百五十里,阳安关至武兴一百里、武兴到赤亭又是八十里!”



“三百三十里路,蜀军传讯,两日或三日应该是要的!”



曹睿背过手来:“诸葛亮得到军情后定要决策,朕也应该给他再加上一把火!”



……



二十八日下午,魏军在赤亭以西的大营处、收到了陆逊传来的军情。



二十九日、三十日,依旧如此前一般拉锯、双方互相试探着攻防、全都未用全力。



其实,这才是大规模战争中的常态。



两军交战对峙,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政治、军事、粮草后勤、甚至天气,都被统兵者纳入考虑的范畴内。毕竟士卒的性命宝贵,谁又会随意在战场上抛洒呢?



你攻一攻我、我攻一攻你,往往就是这样拉锯。



真正出大兵向前、不顾死伤的引军攻伐,要么是将领认为胜利有望、要么是出于政治军事压力,又或者是得到了紧要的战机。



如魏军在略阳时、牵招不计死伤命令士卒急速攻营,几乎以五比一、十比一的战损比攻伐营垒,那才是少见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