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朕设崇文观,是要让崇文观成为大魏经学和学术中心的。律令一事,朝廷其他部门来做就好了。”



曹植会意,随即又问道:“不妨让崇文观收集民间散落的书籍,将其优胜劣汰进行整理?”



“这倒是一项可以做的事情。”曹睿说道:“当年古文经与今文经斗了这么久,不还是因为朝廷没有选定官方的经文和注释吗?”



曹睿继续说道:“朕觉得有一事可行,要问问皇叔。”



“陛下请说。”曹植的态度依旧恭敬。



“汉朝设兰台和东观,皆有掌握典籍、修整史书之意。”曹睿说道:“不过建安年间,此事大略因战乱归于秘书省所辖。黄初年间,秘书省又转为中书省,修史一事则又是搁置了。”



“先汉后汉,已是两朝。班固在兰台修了《汉书》,朕看皇叔也可以在崇文观修一部《后汉书》嘛!”



曹植听闻此言颇为意外:“陛下,当今吴蜀未平、许多人物都没办法下定论,朝廷又如何修史呢?”



曹睿笑着说道:“皇叔思虑的有些多了吧?修一部《后汉书》,又不是三年五年可以做完之事。就算崇文观修个十年,十年之后还不能平定吴蜀吗?”



这……皇帝的话直直的将曹植噎了回去,那就修吧!



曹植点头道:“陛下圣明,那如陛下方才所说,崇文观一则修经、二则修史?”



曹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所谓‘文’,不应只有经史两样。朕看还可以将民间大儒学者的著作整理、将文人们的锦绣文章一并收入。”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曹睿看向曹植:“这是先帝典论中说的。”



“别人的著作先不说,朕看武帝、先帝还有皇叔的文章,都可以整理归纳嘛!”



曹植连忙拒绝道:“陛下,臣的文章何德何能敢与武帝文帝的文章一并收录?”



“文章就是文章。”曹睿解释道:“朕一贯不喜欢拿文章来做文章的,朕说可以就可以。”



“对了,朕大略记得,皇叔给河北都督吴质写过书信?”



“臣确实写过。”曹植答道,皇帝早在陈留之时,就对自己的文章著作信手拈来,想必也是特意收集过的。除了自己先前特意藏起的《洛神赋》,曹植认为其他的文章定是都传出去了。



“可皇叔知不知道,先帝也曾给吴质写过一篇书信,文彩高论比皇叔写的要好?”曹睿看着曹植的眼睛说道。



“这事臣无从得知。”曹植此时心中也泛起好奇了:“先帝与吴质素来亲密,定是写过不少书信的。陛下所说的一篇,内中所言何事?”



“《典论》皇叔读过吧?”曹睿说道。



“臣细细读过一遍的。”曹植答道。



“先帝给吴质的此信,其中论点与《典论》中的《论文》一篇颇为相同。”曹睿解释道:“当时先帝在邺城编纂陈琳陈孔璋的文集,正是建安二十二年。”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年份,一时间也沉默不语。



建安二十二年,的确是一个沉重的年份。



这一年,中原大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