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也给了后人警示:无论客观条件如何,缺乏实战经验、低估战场变数仍是其致命缺陷,“纸上谈兵”的教训至今具有现实意义。



赵括的故事提醒我们:理论需结合实践:知识需通过实践检验,空谈易误事。



二则是决策需全面考量:战争(或重大决策)的失败往往是多方因素的结果,不可单归咎于个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未完全否定赵括的勇气,后世对其评价也应更趋客观——他是失败的将领,却非纯粹的“无能之辈”,其命运是个人局限与时代悲剧的交织。



李俊在禁军守护的大书房里,从最初的记录里,以及杀神白起的记录上,看到了最真实的长平之战。



李俊认为赵括当得起大将军的称呼,但是他还是不如廉颇,这个是肯定的。



李俊认为自己绝对不能犯赵王的错误,敌人越是想让你干的事情,你就越不能干。



另外一个李俊认为更重要,那就是粮草后勤。



李俊认为,在敌我双方旗鼓相当的时候,后勤的作用将无限大。



应该说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综合实力,而不是简单的战斗力了。



“他娘的,颉利可汗真他娘的能跑,干脆以后就改名叫颉利跑跑算了。



草(一种绿色植物),一人双马,一人三马就了不起啊?



他娘的,有本事你不要跑,倒是和我干一仗再说啊。”



李俊吐出一口烟,把手里的战报拍桌子上,气得他直接就开口大骂。



前方传回来的一份份飞鹰急报,里面的内容让李俊看得火冒三丈。



突厥人一人双马或者是一人三马,逃命的时候跑得不是一般的快,李氏壮奴聚结了全部骑兵四万多,怎么也追不上。



这几天的战果不大不小,抢了一些突厥人的战马,但是现在突厥人没有粮草,开始杀马吃了,这让李俊气得肝疼。



“郎君,咱不生气哈,来,先坐下来喝口茶。”



大总管罗七娘子轻声细语在李俊耳边,腻声哄小孩一样的哄李俊,生怕他气出个好歹。



“我怎么能不生气?娘子你看看这军报上说的什么,突厥人在杀马吃肉。



他们怎么舍得?他们怎么敢的?



啊,他们怎么敢的?



那是老子的马,他们在吃老子的马。



传我的命令,追击的族人加强压迫,尽可能的不让突厥人停下来休息,最好逼突厥人回头和我们决战。



王八蛋啊,竟然杀马吃肉?



这些王八蛋可以拿战马和我们换粮食啊,老子又不是不换给他们。”



青鸾娘子和大总管罗七娘子,一左一右给李俊抚胸顺气,她们对于郎君说突厥人的战马是自己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是她们对于自家郎君的脑洞大开,还是觉得自己大开眼界,觉得跟不上自家郎君的节奏。



大总管罗七娘子有点不自信的说:“郎君,哪里有干仗的双方停下来干仗,反而做起生意来的?”



李俊猛地吸一口烟,缓缓的吐出来后,淡淡的说:“干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五姓嫡脉:隋末奶娃的崛起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清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清逸并收藏五姓嫡脉:隋末奶娃的崛起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