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浸泡石灰水的折腾,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筋疲力尽了。



等排队打好了饭菜,觉得自己能吃一头牛的众人。



端着比人头大的木碗,随意找一个地方蹲着,便开始狼吞虎咽的扒饭。



许多打扫战场的流民,从出生到来李氏庄子之前。



从来没有吃饱过,更别提吃肉了。



隋唐时期的平民百姓,一年要干二十天,到一个月的免费劳役。



也就是租庸调制中的“庸”,他们可能是修一下,家门口的河道。



也可能是去千里外的边塞之地,运送军粮,修整破旧的城池。



这样的话,来回的路程就要大半年。



那是不是代表着接下来的几年,这个人就不用服徭役了?



只能说是想多了,自费干粮盘缠,赶路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问题是干完了规定的时间,你还得拿到“完役证明”



(ps:这个当然不这么叫,反正就是当地录事参军,开具的加印文书。)



往往很多时候,人家随口一句:“你们去把城外的护城河填平,就完役了。”



然后就是被敌人射死,这样的就可以回家了……



是的,这就是用来攻城的炮灰。



先秦到隋唐时期,打仗都是先用炮灰,概莫能外。



所以古代的军队,张口闭口号称八十万,百万大军。



其实是把辅兵营的工匠,服役的民壮加上。



再往大了说个三五倍,也就是传说中的号称。



事实上,古代的一万军队。



披甲能有三千,马匹五百,就是强军。



蒙古人掳掠平民百姓,驱赶俘虏攻城。



之所以被各种骂,其实是欺负他们没文化,人缘也差。



他们之前的时候,这么干的人多了去了。



许多所谓的历史名人,王侯将相。还干过用人肉当军粮的事情。(ps:曹操就这样干过。)



让天下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骑兵南下。



人家还真的就二十多万控弦之士,没有用之前的惯例……“号称”。



而之所以让人觉得,脑袋有病的李俊。



是因为他明明收拢了,近三十万流民。



但是却直接派出了族中壮奴,硬刚颉利可汗的二十万骑兵。



所有的人对于突厥人驱赶俘虏,和掳掠到的平民百姓充当炮灰,并没有多么的愤怒。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汉儿被当两脚羊的时候,才过去多久?



加上城墙上的君臣,有一个算一个,抓到的敌人炮灰消耗完了。



便驱赶自己的炮灰,他们都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不分文武。



其实就连李氏族人们,也不理解族长。



面对当下十分正常的战争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五姓嫡脉:隋末奶娃的崛起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清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清逸并收藏五姓嫡脉:隋末奶娃的崛起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