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荀夫子接过腰牌时,袖中滑出一卷竹简,正是方才记录的教案。老人随手将其塞给张良:"你先与方大人商讨细则。"



方铭连忙拦住转身欲走的荀夫子:"夫子且慢!已近午时,不如..."



"老朽既至咸阳,岂有不见秦王之理?"荀夫子朗声大笑,白须在穿堂风中飞扬。他忽然改用雅言,声如洪钟:"《礼》云:'君子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窗外的桂花树沙沙作响,惊起几只麻雀。



"子房留下。"荀夫子已经大步走向院门,紫檀木杖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你就在这..."



"备车!"方铭急忙朝管家喊道。老仆匆匆跑向马厩时,惊鲵不知何时已立在廊下,手中捧着个漆盒。



"带上这个。"方铭将漆盒递给荀夫子,"陛下最近喜饮菊花茶。"



送走荀夫子后,书房内骤然安静下来,只剩下铜壶滴漏的细微声响。



此时的屋内只剩下了方铭和张良。



方铭提起茶壶,水流注入盏中的声音格外清晰。"在小圣贤庄时,"他手腕微微一顿,"张良先生可是极力反对入秦的。"



"师尊说..."年轻人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闭门造车终是虚妄。"他指尖轻轻敲击案几,节奏竟与方才荀夫子木杖点地的频率一模一样,"就像这《千字文》,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怎敢相信世间真有这般蒙学奇文?"



方铭的目光落在张良的袖口——那里用银线绣着细小的松纹,是韩国贵族特有的服制。即便国灭家亡,这个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体面。



"伏念先生担心的是..."方铭将茶盏推过去,"儒门经典会被秦法篡改。你嘛.....呵呵。"



"所以更要来。"张良突然笑了,那笑容让他俊秀的面容骤然生动起来,"就像师尊说的——与其坐视他人曲解圣贤,不如亲身守护正道。"他端起茶盏,却没有喝,"况且..."



"况且什么?"方铭继续问道。



"你见过新郑的贫民窟吗?"张良没有接话,而是换了个话题,他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他的目光穿过窗棂,仿佛看见了很远的地方,"那些饿得皮包骨的孩子,为了一块发霉的饼子就能互相撕咬..."



方铭说道:"韩国灭亡前三年,贵族粮仓里的陈粟足够全国百姓吃两年。"他抬起眼,"但那些粮食宁愿喂老鼠,也不肯降价一粒。"



张良的剑穗突然无风自动。年轻人俊秀的面容上闪过一丝痛楚,像是被人突然揭开了尚未愈合的伤疤。他腰间那枚残缺的玉珏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那是韩非留给他的最后信物。



"我祖父......"张良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临终前还在劝说韩王安开仓放粮。"



"你在韩国推行过'平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秦时:我为大秦永镇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墨香犹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香犹在并收藏穿越秦时:我为大秦永镇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