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见冯劫
再说方铭。从皇宫中出来后还没来得及等盖聂,就被宫人送回了盖聂的府邸。
夜色沉沉,盖聂府中一片寂静。方铭站在庭院中,仰头望着天边那轮冷月,心中思绪翻涌。今日面见嬴政,一切来得太快,他甚至来不及细细思量。
没多久,盖聂也回来了,不过并未与他搭话。只是站在廊下,远远望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便转身回房。
二人一夜无话,各自安歇。
次日清晨,府中仆役备好了清粥小菜。盖聂素来不喜奢华,饮食也极简。方铭坐在案前,端起碗筷,却有些食不知味。盖聂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先吃饭,有什么事,用完膳再说。”
方铭点头,收敛心神,专心用饭。
待撤下碗筷,仆人奉上清茶,盖聂这才开口:“昨日面见陛下,可还顺利?”
方铭深吸一口气,将面见嬴政的经过详细道来。当说到自己主动请缨去蓝田县做县令时,盖聂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蓝田县……”盖聂沉吟片刻,“此地,民风复杂,并非易治之地。”
方铭点头:“正因如此,我才想去试试。”
盖聂看着他,忽然笑了:“你倒是会挑地方。”他顿了顿,又道,“不过,陛下既然允了你,说明他对你寄予厚望。”
方铭有些迟疑:“师兄,你觉得……陛下真的会放手让我施为吗?”
盖聂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深远:“陛下胸襟,非常人可测。他既能容得下李斯的法家之严,也能纳得下吕不韦的杂家之博,如今对你一个少年郎,又怎会吝啬信任?”
他放下茶盏,语气郑重:“你既已得了这个机会,便放手去做。秦国正值变革之际,陛下求才若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他必不会亏待你。”
方铭心中一定,眼中燃起斗志:“我明白了。”
盖聂看着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道:“不过,蓝田县情况复杂,你初来乍到,行事还需谨慎。若有难处,可随时传信于我。”
方铭感激地点头:“多谢师兄。”
“师兄,您知道冯劫这个人嘛?能简单的说一下嘛?“
盖聂微微一笑,“怎么,怕他给你使绊子?”
方铭笑了笑,摇头道:"倒不是怕他使绊子,只是既然要共事,总得知道对方的脾性。"
盖聂沉吟片刻,负手踱步到窗前:"冯劫此人,出身冯氏旁支,在御史台任职二十余载,素以刚正不阿著称。先王在位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黜三年,直到陛下继位才重新启用。"
"这么说来,倒是个耿直之人?"方铭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耿直是耿直,"盖聂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但你要知道,能在朝堂屹立二十余年不倒的人,绝不只是靠耿直二字。他深谙为官之道,既懂得审时度势,又善于明哲保身。"
方铭眼睛一亮:"师兄是说..."
"去年李斯推行'焚书令'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冯劫敢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盖聂压低声音,"
夜色沉沉,盖聂府中一片寂静。方铭站在庭院中,仰头望着天边那轮冷月,心中思绪翻涌。今日面见嬴政,一切来得太快,他甚至来不及细细思量。
没多久,盖聂也回来了,不过并未与他搭话。只是站在廊下,远远望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便转身回房。
二人一夜无话,各自安歇。
次日清晨,府中仆役备好了清粥小菜。盖聂素来不喜奢华,饮食也极简。方铭坐在案前,端起碗筷,却有些食不知味。盖聂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先吃饭,有什么事,用完膳再说。”
方铭点头,收敛心神,专心用饭。
待撤下碗筷,仆人奉上清茶,盖聂这才开口:“昨日面见陛下,可还顺利?”
方铭深吸一口气,将面见嬴政的经过详细道来。当说到自己主动请缨去蓝田县做县令时,盖聂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蓝田县……”盖聂沉吟片刻,“此地,民风复杂,并非易治之地。”
方铭点头:“正因如此,我才想去试试。”
盖聂看着他,忽然笑了:“你倒是会挑地方。”他顿了顿,又道,“不过,陛下既然允了你,说明他对你寄予厚望。”
方铭有些迟疑:“师兄,你觉得……陛下真的会放手让我施为吗?”
盖聂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深远:“陛下胸襟,非常人可测。他既能容得下李斯的法家之严,也能纳得下吕不韦的杂家之博,如今对你一个少年郎,又怎会吝啬信任?”
他放下茶盏,语气郑重:“你既已得了这个机会,便放手去做。秦国正值变革之际,陛下求才若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他必不会亏待你。”
方铭心中一定,眼中燃起斗志:“我明白了。”
盖聂看着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道:“不过,蓝田县情况复杂,你初来乍到,行事还需谨慎。若有难处,可随时传信于我。”
方铭感激地点头:“多谢师兄。”
“师兄,您知道冯劫这个人嘛?能简单的说一下嘛?“
盖聂微微一笑,“怎么,怕他给你使绊子?”
方铭笑了笑,摇头道:"倒不是怕他使绊子,只是既然要共事,总得知道对方的脾性。"
盖聂沉吟片刻,负手踱步到窗前:"冯劫此人,出身冯氏旁支,在御史台任职二十余载,素以刚正不阿著称。先王在位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黜三年,直到陛下继位才重新启用。"
"这么说来,倒是个耿直之人?"方铭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耿直是耿直,"盖聂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但你要知道,能在朝堂屹立二十余年不倒的人,绝不只是靠耿直二字。他深谙为官之道,既懂得审时度势,又善于明哲保身。"
方铭眼睛一亮:"师兄是说..."
"去年李斯推行'焚书令'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冯劫敢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盖聂压低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