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朱由检都明白了,其实毕自严就是要把户部的手伸到六部去。



三司使,是唐朝中期,国家日益繁盛,财物行政变得渐趋繁杂之后,特别设立,一直沿用到了宋末。



三司使专管度支、户部、盐铁铜专营等事物。



朱由检打开毕自严的奏疏第一眼,就看到了毕自严在问朱由检要权,而且这要的权力极大,甚至手都伸到了内帑里。



【以本色解内库,以轻赍改解太仓;或酌上用之需,以不足用者仍解内库,以足用者改解太仓;或分现征带征,以现征解内库,以带征改解太仓。】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划分了皇帝内帑可以取用的范围,什么归皇帝,什么归朝堂。



“这么干,是要跌的粉身碎骨的呀,动了其他人的食儿,那可是要拼命的哟。”朱由检不停的拍着手中的奏疏,思忖着是否答应毕自严。



大明内帑其实十分贫穷,自从皇兄皇陵五十万两支出之后,一直靠着朱由检四处搞钱。



分清楚国帑内帑,分清楚大明皇帝的取用范围,是在限制皇权。



这一点上,毕自严也算是摸到了大明皇帝,他们老朱家的命门上。



嘉靖年间,嘉靖皇帝要从太仓支银二百万两修仙,经过长达三十七个月,皇帝和朝臣们的撕扯,终于是取了二十万两。



自此以后,大明皇帝们,对户部非常的不信任,都是自己生着法门搞钱。



万历皇帝是搞矿监征矿科,而天启皇帝是扩大司礼监,用太监去找钱。现在朱由检的法子比较多,连海盗郑芝龙都上岸了。



毕自严这个奏疏其实冒了很大的风险,可以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和皇帝堂而皇之的划线。



当然,不仅给皇帝划线,也给大明六部划线,给大明各布政司划线。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朱由检所说的跌得粉碎。



把自己埋在了西苑里的毕自严,哪里还管的了那么多?



毕自严只知道大明财政之乱象,再不梳理,大明朝就亡了。



朱由检拿起了红色的批注,最后写上了准字,从怀里摸出了那枚新做的大玺,按在了奏疏之上。



王承恩回到西暖阁的时候,看到了那本放在桌上的奏疏,看到了那个鲜红色的准字,眉头拧成了川字,有些犹豫的说道:“万岁爷,臣看看?”



“提督司礼监,看看也无妨。”朱由检靠在御座上,看着阁外阴沉的天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万岁爷,这奏疏,可是要断了内廷的炊呀,这,这……”王承恩看完了奏疏,擦着额头的汗,将奏疏放在了桌上。



“真的彻底分开了也好。”朱由检回答了一句,不再言语。



国帑和内帑分开,自先秦时候就是如此,秦汉时候的少府就是专门为皇帝赚钱的内署。



整理大明朝的财政,既然毕自严有心,朱由检为代表的大明皇室,不应该成为阻拦。



当然,这并不影响大明皇帝的权威,因为大明皇帝依然有随时停下的权力。



“想要梳理大明财税,手里没有权力,让景会自己和六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地方官撕扯,撕扯到甲申年也撕扯不清楚,朕为他背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皇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皇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