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乞儿众多,他们最近都兴起了一股子童谣,这童谣传唱之广,硬生生的凭空在京师里造出一个大西王来。



大明皇帝就不能不重视了。



朱由检不怕朝臣们给自己身上泼粪,他朱由检堂堂一个亡国之君,还怕自己身上的粪少?



最开始西山煤局,明公们说大明皇帝与民争利。



再到与后金议和,倪元璐跑去长陵哭坟,明公们说大明皇帝是个怂货,数典忘祖。



再到现在耿如杞在大同府大杀四方,明公们说大明皇帝昏聩,无识人之明。



朱由检不怕这个,反正大明的百姓们,平日里茶余饭后讨论下,揶揄两句又不掉肉,只要大明百姓的日子在变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是,朱由检不怕这个,耿如杞怕。



朱由检是君,耿如杞是臣,这种风言风语传的多了,不说耿如杞的心理素质,就是跟着耿如杞办事的官吏们,万一想多了呢?



所以,不该有的郭尚礼西行之事,就这样在大明朝诡异的朝局和氛围中,出现了。



“阿嚏!”郭尚礼用力的打了个喷嚏,整个肺腔都是一股子火辣辣的疼痛,他用力的紧着大氅,用方巾把鼻孔堵住。



以前壮的跟头牛一样的郭尚礼,现在像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这就变的弱不禁风起来。



“耿老西儿最近忙啥呢?”郭尚礼自言自语的说道。



老西儿,这个在大明的语境里,就是特指的雁门关外,古云州,也就是大同府、归化城、宣府一代的山西人。



因为山西人喜欢吃醋贩醋,醋在大明读作“醯xi”,渐渐的大明人都喜欢称这里的人为老西儿。



耿如杞这个老西儿,在写奏疏,他的确如王承恩想的那样,忙得哪里有空想什么尾大不掉,想什么朋比为奸,想什么做什么大西王。



他雷霆手段端掉了十大巨贾,但是这十大巨贾背后,牵扯甚广。



比如现在牵扯到了大明第十一代太原晋王朱求桂。



经过耿如杞的仔细盘查,朱求桂年岁有些大了,早就不闻事,在天齐山上的一个寺庙里清修,颐养天年。



但是朱求桂的长子朱审烜,虽然没有世袭晋王封爵,但是已经开始掌管王府诸事已有三年之久。



朱审烜养了不少“家人”和群小,这件事在大明并不罕见,过去耿如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含含糊糊的就过去了,毕竟藩王府不养点人,那还是藩王府?



坏就坏在了耿如杞居然查到了晋王府的执掌朱审烜,居然伙同这山西十大巨贾,向关外贩售硝石和大量的甲胄、弓弩、其产业涉及之广,让耿如杞看了都瞠目结舌。



“此疏上奏,唯希冀于我大明皇帝乃是英主。”



耿如杞收笔,写完了最后几个字,长长的奏疏打开,在自然风干。



这一本奏疏,在眼下年关的时候,违背常理的送到了京师,送到大明皇帝手中,是因为事态紧急。



因为晋王朱审烜和大同府的代王朱鼎渭,身边有尚虞备用处的奸细。



这还是耿如杞身边的锦衣卫们,本身都是诛邪队出身,在京城抓耗子抓习惯了,在大同府他们干起了老本行,这一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皇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皇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