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意外来信
见,难以相信。”
张捕头心中警铃大作。他原本以为李云涛只是借“圣主”之名安抚村民,可现在看来,李云涛似乎真的深信不疑!
另一边,捕快们正拉着吴起喝酒,气氛热闹。一名捕快拍了拍吴起的肩膀,调侃道:“吴起,你弟弟吴涛急匆匆地跑回县里,是不是想窑子里的姑娘了?你们兄弟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吴起脸色一僵,随即故作轻松地笑了笑,端起酒杯与那人碰了碰:“胡说什么!我弟弟是有正事要办,哪像你们,整天想着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另一名捕快凑过来,挤眉弄眼地说道:“得了吧,吴起,你就别装了!咱们兄弟谁不知道谁啊?你要是也想女人了,明天回县里,哥几个带你去快活快活!”
吴起干笑两声,仰头将酒一饮而尽,随后摆摆手:“行了行了,少拿我打趣。喝酒喝酒!”
众人哄笑起来,继续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在酒宴结束后,李云涛安排着众捕快住宿后独自一人回到家中,坐在桌前,缓缓拆开那封信。
信封上“云涛兄亲启”几个字依旧清晰可见,字迹虽已不如当年那般工整,却依旧透着一股熟悉的亲切感。
他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略显潦草的字迹,仿佛写信之人在落笔时心绪难平。
李云涛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峥嵘岁月。
新的主人名为黄道周,年少时他曾与黄道周一起同窗共读。
两人一见如故,常常在书院的竹林下畅谈天下大事,或是在漳州的山水间吟诗作对。
那时的他们,曾一同立下誓言。待功成名就,再聚首于漳州,共话当年。
然而,世事无常。
李云涛因为一些缘故,未能入社途在官场上一展抱负,而是回到李家村,成了一名普通的村民。
而黄道周则凭借才华,一路高升,做了朝堂之上的重臣。两人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再未相见。
如今,黄道周的信中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李云涛看着信,心中感慨万千。他记得黄道周曾对他说过:“云涛兄,你才是我心中的国之栋梁,若有朝一日你入仕,定能挽狂澜于既倒。”
然如今的黄道周,却在信中写道:“大明王朝积重难返,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我虽在朝为官,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江山日渐衰败。”
李云涛叹了口气,心中隐隐作痛。
他知道,黄道周是个心怀天下的人,他的痛苦与无奈,正是对这个时代的无力感。而自己,虽然身在乡野,却也曾无数次为这乱世感到痛心。
他继续往下看,信中写道:“朝堂之上,党争不断,人心涣散;朝堂之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我曾上书皇上,直言不讳,却换来一次次贬谪。如今,我已心灰意冷,只能向皇上告老还乡,回到漳州,只愿在这乱世中寻得一片安宁。”
李云涛的手指微微颤抖,此刻他心情复杂。心中既有即将与好友相见的喜悦又有对好友命运的感慨。
信的结尾,黄道周写道:“云涛兄,我已多年未
张捕头心中警铃大作。他原本以为李云涛只是借“圣主”之名安抚村民,可现在看来,李云涛似乎真的深信不疑!
另一边,捕快们正拉着吴起喝酒,气氛热闹。一名捕快拍了拍吴起的肩膀,调侃道:“吴起,你弟弟吴涛急匆匆地跑回县里,是不是想窑子里的姑娘了?你们兄弟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吴起脸色一僵,随即故作轻松地笑了笑,端起酒杯与那人碰了碰:“胡说什么!我弟弟是有正事要办,哪像你们,整天想着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另一名捕快凑过来,挤眉弄眼地说道:“得了吧,吴起,你就别装了!咱们兄弟谁不知道谁啊?你要是也想女人了,明天回县里,哥几个带你去快活快活!”
吴起干笑两声,仰头将酒一饮而尽,随后摆摆手:“行了行了,少拿我打趣。喝酒喝酒!”
众人哄笑起来,继续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在酒宴结束后,李云涛安排着众捕快住宿后独自一人回到家中,坐在桌前,缓缓拆开那封信。
信封上“云涛兄亲启”几个字依旧清晰可见,字迹虽已不如当年那般工整,却依旧透着一股熟悉的亲切感。
他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略显潦草的字迹,仿佛写信之人在落笔时心绪难平。
李云涛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峥嵘岁月。
新的主人名为黄道周,年少时他曾与黄道周一起同窗共读。
两人一见如故,常常在书院的竹林下畅谈天下大事,或是在漳州的山水间吟诗作对。
那时的他们,曾一同立下誓言。待功成名就,再聚首于漳州,共话当年。
然而,世事无常。
李云涛因为一些缘故,未能入社途在官场上一展抱负,而是回到李家村,成了一名普通的村民。
而黄道周则凭借才华,一路高升,做了朝堂之上的重臣。两人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再未相见。
如今,黄道周的信中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李云涛看着信,心中感慨万千。他记得黄道周曾对他说过:“云涛兄,你才是我心中的国之栋梁,若有朝一日你入仕,定能挽狂澜于既倒。”
然如今的黄道周,却在信中写道:“大明王朝积重难返,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我虽在朝为官,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江山日渐衰败。”
李云涛叹了口气,心中隐隐作痛。
他知道,黄道周是个心怀天下的人,他的痛苦与无奈,正是对这个时代的无力感。而自己,虽然身在乡野,却也曾无数次为这乱世感到痛心。
他继续往下看,信中写道:“朝堂之上,党争不断,人心涣散;朝堂之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我曾上书皇上,直言不讳,却换来一次次贬谪。如今,我已心灰意冷,只能向皇上告老还乡,回到漳州,只愿在这乱世中寻得一片安宁。”
李云涛的手指微微颤抖,此刻他心情复杂。心中既有即将与好友相见的喜悦又有对好友命运的感慨。
信的结尾,黄道周写道:“云涛兄,我已多年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