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老账本会眨眼
在村部帮着核账时,总别在耳朵上的那支,颜色一模一样。
指尖擦过那截铅笔时,仿佛触到了三十年前的温度。
中午十一点半,县财政局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冷风从出风口嘶嘶吹出,苏绾的羊绒衫贴在后背上,湿冷如贴了张冰纸。
主位的张副局长端着茶杯,杯盖磕出刺耳的响,金属与瓷的摩擦让人心头一紧。
“柳河村是试点,我们这小庙可学不来。”
“不是学。”苏绾翻开公文包,牛皮纸封皮的《阳光指数风险预警模型测试报告》推过会议桌,纸页边缘划过指尖,微糙,“是告诉各位,去年全县涉农补贴流失率百分之七点三,今年前两月已经涨到九点一。不改,钱会继续丢。”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拖着沉重的尾音,像在数着流失的每一笔钱。
有人扯了扯领带,布料摩擦脖颈发出窸窣;有人低头看手机,屏幕蓝光映在镜片上,一闪即灭。
苏绾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最后落在张副局长新换的金表上——表盘在冷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和宏发商贸老板上周在酒局上炫耀的那只,款式分毫不差。
散会时,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震动声短促而执拗。
尾号7371的短信像根细针,刺破寂静:“你父亲当年也这样说过。”苏绾的手指在屏幕上悬了三秒,指尖微颤,转身把报告锁进抽屉最底层。
那里躺着父亲的日记本,扉页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个字,被她用红笔描过七遍,墨迹层层叠叠,像一道不肯愈合的伤。
下午三点,赵伯推开门时,小宇正趴在八仙桌上写作业。
米缸底下的旧账本摊开着,孩子的铅笔尖点在“★△~”的符号上,笔尖与纸面摩擦发出“沙沙”声:“爷爷,这星星三角波浪线,和数学老师改卷子的暗号好像!”
老人的手突然抖了,指节撞在桌角上,钝痛从指尖窜上肩头,疼得倒抽冷气。
那是1978年在省财政培训时,老教授教的加密记账法,用符号代替敏感科目——那堂课的粉笔灰至今还沾在他记忆的褶皱里。
他慌忙去收账本,纸页翻动如风掠过枯叶。
小宇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泉水,映着窗外斜照的阳光:“爷爷你以前是会计呀?我跟同学说你会算大数,他们都不信!”
老人喉头一哽,没说话,只把账本塞进米缸深处,指尖残留着纸页的粗糙与岁月的潮气。
深夜,赵伯坐在炕沿上,月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旧账本上投下斑驳的影,像一张未解的密文。
小宇的呼噜声从里屋传来,均匀得像风过麦浪,轻柔而安稳。
老人摸出藏在枕头下的剪刀,锈迹斑斑的铁刃“咔嚓”撕下一页,纸页发出脆响,纤维断裂的声响清脆得近乎悲壮,像极了三十年前他第一次帮村里核账时,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那声音曾是他一生的节拍。
傍晚六点,镇食堂的灯刚亮起,赵伯站在门口,练习本被他攥得发皱,指节泛白,纸边割得掌心微疼。
“肖书记。”他的声音低哑,像砂纸磨过木头,“我老眼昏花,这账……你帮我看看对不对?”
肖锋接过本子时,指尖触到纸页边
指尖擦过那截铅笔时,仿佛触到了三十年前的温度。
中午十一点半,县财政局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冷风从出风口嘶嘶吹出,苏绾的羊绒衫贴在后背上,湿冷如贴了张冰纸。
主位的张副局长端着茶杯,杯盖磕出刺耳的响,金属与瓷的摩擦让人心头一紧。
“柳河村是试点,我们这小庙可学不来。”
“不是学。”苏绾翻开公文包,牛皮纸封皮的《阳光指数风险预警模型测试报告》推过会议桌,纸页边缘划过指尖,微糙,“是告诉各位,去年全县涉农补贴流失率百分之七点三,今年前两月已经涨到九点一。不改,钱会继续丢。”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拖着沉重的尾音,像在数着流失的每一笔钱。
有人扯了扯领带,布料摩擦脖颈发出窸窣;有人低头看手机,屏幕蓝光映在镜片上,一闪即灭。
苏绾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最后落在张副局长新换的金表上——表盘在冷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和宏发商贸老板上周在酒局上炫耀的那只,款式分毫不差。
散会时,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震动声短促而执拗。
尾号7371的短信像根细针,刺破寂静:“你父亲当年也这样说过。”苏绾的手指在屏幕上悬了三秒,指尖微颤,转身把报告锁进抽屉最底层。
那里躺着父亲的日记本,扉页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个字,被她用红笔描过七遍,墨迹层层叠叠,像一道不肯愈合的伤。
下午三点,赵伯推开门时,小宇正趴在八仙桌上写作业。
米缸底下的旧账本摊开着,孩子的铅笔尖点在“★△~”的符号上,笔尖与纸面摩擦发出“沙沙”声:“爷爷,这星星三角波浪线,和数学老师改卷子的暗号好像!”
老人的手突然抖了,指节撞在桌角上,钝痛从指尖窜上肩头,疼得倒抽冷气。
那是1978年在省财政培训时,老教授教的加密记账法,用符号代替敏感科目——那堂课的粉笔灰至今还沾在他记忆的褶皱里。
他慌忙去收账本,纸页翻动如风掠过枯叶。
小宇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泉水,映着窗外斜照的阳光:“爷爷你以前是会计呀?我跟同学说你会算大数,他们都不信!”
老人喉头一哽,没说话,只把账本塞进米缸深处,指尖残留着纸页的粗糙与岁月的潮气。
深夜,赵伯坐在炕沿上,月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旧账本上投下斑驳的影,像一张未解的密文。
小宇的呼噜声从里屋传来,均匀得像风过麦浪,轻柔而安稳。
老人摸出藏在枕头下的剪刀,锈迹斑斑的铁刃“咔嚓”撕下一页,纸页发出脆响,纤维断裂的声响清脆得近乎悲壮,像极了三十年前他第一次帮村里核账时,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那声音曾是他一生的节拍。
傍晚六点,镇食堂的灯刚亮起,赵伯站在门口,练习本被他攥得发皱,指节泛白,纸边割得掌心微疼。
“肖书记。”他的声音低哑,像砂纸磨过木头,“我老眼昏花,这账……你帮我看看对不对?”
肖锋接过本子时,指尖触到纸页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