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配角翻身,才是最痛的耳光
br />
他盯着照片里苏绾紧绷的下颌线,想起三天前她语音里像刀刃擦玻璃的冷:“这次,我不想再等别人替我们说话。”此刻阳光透过走廊窗户斜切进来,照得他后颈发烫——
那是四年前在律所被周梅当众甩了工牌时,后颈也这么烫过,只不过那时是羞辱,现在是灼烧般的痛快,像火焰舔过旧伤,却不再疼痛,反而唤醒了某种沉睡的力量。
“肖处!市委小会议室!”通讯员的喊声从楼梯口飘来,混着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回响,由远及近。
肖锋把手机塞进西装内袋,能隔着布料摸到苏绾照片的轮廓——那硬挺的边角抵着胸口,像一枚藏在心口的勋章。
推开门时,市委常委们的目光刷地扫过来,王书记正翻着他的建议稿,金丝眼镜滑到鼻尖:“小肖,你说‘群众证言要建档备查’,不怕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怕。”肖锋声音沙哑,这是连续熬夜的代价,喉咙像被砂纸裹住,“但更怕有人利用制度漏洞,把真话捂在档案袋里。”
他想起苏绾父亲当年被构陷时被篡改的证人笔录,想起老陈说“当年要是有人敢这么做”时泛红的眼眶,喉结滚动着补充:
“能而示之不能,不是虚伪,是给想捂盖子的人设陷阱,等他们以为能瞒天过海时,制度的网已经收紧了。”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每走一格,都像敲在人心上。
王书记突然笑了,把建议稿往桌上一合:“我看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一个时代的答卷。”
他转头对秘书长说,“加进今年干部培训教材,让新来的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在规则里破局。”
散会时赵科追上来,会议记录本在他手里翻得哗哗响:“我特意补了句‘肖锋同志未提个人委屈,只谈制度建设’。”他压低声音,“老周说这会是您晋升的关键背书。”
肖锋拍了拍他肩膀,没说话,他更在意的是刚才王书记批示时,自己瞥见文件末尾“张某”两个字被红笔圈了圈,那是老周今早塞给他的张某项目资金流向图。
傍晚回到办公室,***的电话准时打进来,背景音是汽车引擎的轰鸣:“肖哥,您让盯的张某公司会议,录到东西了。”
他的声音带着兴奋的哑,“那孙子说‘周梅就是个棋子,现在该弃了’,跟您猜的一样,在甩锅。”
肖锋把录音文件转发给老周时,屏幕亮了又暗——苏绾发来新照片,是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墙上挂着“清流自持”四个大字,墨迹苍劲,笔锋如刀,仿佛能听见当年挥毫时毛笔划破宣纸的嘶响。
“我爸说,真正的清流,不是不沾泥,是沾了泥还能走得直。”她的消息让肖锋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在乡镇调研会上,她踩着高跟鞋走进破落的村部,白裙子沾了泥点,却依然挺直腰板说“数据造假毁的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那时雨刚停,屋檐滴水砸在水泥地上,溅起的泥星子落在她鞋面,她看都没看一眼。
此刻他盯着“清流自持”四个字,拇指在屏幕上按了又按,最后只回了个“好”。
手机突然震动,尾号7371的号码再次跳出:“你离真相越近,离安全越远。”肖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玻璃屏压着苏绾发来的照片,冰凉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心口。
窗外的夜色漫进来,他想起八年前周梅分手那晚,她涂着玫红指
他盯着照片里苏绾紧绷的下颌线,想起三天前她语音里像刀刃擦玻璃的冷:“这次,我不想再等别人替我们说话。”此刻阳光透过走廊窗户斜切进来,照得他后颈发烫——
那是四年前在律所被周梅当众甩了工牌时,后颈也这么烫过,只不过那时是羞辱,现在是灼烧般的痛快,像火焰舔过旧伤,却不再疼痛,反而唤醒了某种沉睡的力量。
“肖处!市委小会议室!”通讯员的喊声从楼梯口飘来,混着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回响,由远及近。
肖锋把手机塞进西装内袋,能隔着布料摸到苏绾照片的轮廓——那硬挺的边角抵着胸口,像一枚藏在心口的勋章。
推开门时,市委常委们的目光刷地扫过来,王书记正翻着他的建议稿,金丝眼镜滑到鼻尖:“小肖,你说‘群众证言要建档备查’,不怕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怕。”肖锋声音沙哑,这是连续熬夜的代价,喉咙像被砂纸裹住,“但更怕有人利用制度漏洞,把真话捂在档案袋里。”
他想起苏绾父亲当年被构陷时被篡改的证人笔录,想起老陈说“当年要是有人敢这么做”时泛红的眼眶,喉结滚动着补充:
“能而示之不能,不是虚伪,是给想捂盖子的人设陷阱,等他们以为能瞒天过海时,制度的网已经收紧了。”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每走一格,都像敲在人心上。
王书记突然笑了,把建议稿往桌上一合:“我看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一个时代的答卷。”
他转头对秘书长说,“加进今年干部培训教材,让新来的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在规则里破局。”
散会时赵科追上来,会议记录本在他手里翻得哗哗响:“我特意补了句‘肖锋同志未提个人委屈,只谈制度建设’。”他压低声音,“老周说这会是您晋升的关键背书。”
肖锋拍了拍他肩膀,没说话,他更在意的是刚才王书记批示时,自己瞥见文件末尾“张某”两个字被红笔圈了圈,那是老周今早塞给他的张某项目资金流向图。
傍晚回到办公室,***的电话准时打进来,背景音是汽车引擎的轰鸣:“肖哥,您让盯的张某公司会议,录到东西了。”
他的声音带着兴奋的哑,“那孙子说‘周梅就是个棋子,现在该弃了’,跟您猜的一样,在甩锅。”
肖锋把录音文件转发给老周时,屏幕亮了又暗——苏绾发来新照片,是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墙上挂着“清流自持”四个大字,墨迹苍劲,笔锋如刀,仿佛能听见当年挥毫时毛笔划破宣纸的嘶响。
“我爸说,真正的清流,不是不沾泥,是沾了泥还能走得直。”她的消息让肖锋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在乡镇调研会上,她踩着高跟鞋走进破落的村部,白裙子沾了泥点,却依然挺直腰板说“数据造假毁的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那时雨刚停,屋檐滴水砸在水泥地上,溅起的泥星子落在她鞋面,她看都没看一眼。
此刻他盯着“清流自持”四个字,拇指在屏幕上按了又按,最后只回了个“好”。
手机突然震动,尾号7371的号码再次跳出:“你离真相越近,离安全越远。”肖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玻璃屏压着苏绾发来的照片,冰凉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心口。
窗外的夜色漫进来,他想起八年前周梅分手那晚,她涂着玫红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