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信访接待日的晨光刚爬上窗台,肖锋就攥着竹节拐杖站在了市委大院门口。



他没穿那身洗得发白的警服,只套了件袖口起球的蓝衬衫,左膝的绷带从裤管里露出来,渗着极淡的红。



昨夜雨水浸了旧伤,每走一步都像有细针在骨头缝里扎,但他故意把拐杖点得很响——哒,哒,哒,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清越的节奏。



信访大厅里早坐满了人。



赵科缩在后排角落,盯着肖锋缓慢移动的背影。



这个总把"程序正义"挂在嘴边的年轻人,此刻走路时肩膀都在晃,倒像根被风雨压弯却不肯折的竹。



他原以为肖锋会急着翻账单、辩清白,可对方却径直走到前台,对工作人员说了句:"先请同志发言。"



从人群里挤出来时,腕子上还沾着机油——他今早帮张大爷修完拖拉机,连手都没洗。



他展开一张泛黄的宣纸,纸边全是红手印,"这是低洼村八十二户村民的联署声明。"



他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静潭,"我们不信那些打印的账单,信他跪在泥里给阿婆孙子止血时的眼泪。"



前排突然传来响动。



阿婆柱着根比肖锋更旧的拐杖,被孙子搀着挤到最前面。



她举着块硬纸板,"我信他"三个大字歪歪扭扭,边缘还沾着浆糊渣子。



镜头扫过她的手时,孙倩的呼吸都顿了——那双手背满是老年斑,指节肿得像核桃,可举着纸板的胳膊却绷得笔直,像是要把整颗心都举过头顶。



"咔嗒",孙倩的摄像机自动切换了高清模式。



她蹲下来对准阿婆的眼睛,那是双被岁月泡得浑浊的眼睛,此刻却亮得惊人:"姑娘,你拍过官给老百姓下跪吗?"



老人的声音带着乡音,"前年暴雨,我孙子卡在塌房里,肖主任跪了半小时,膝盖压在碎砖上,血把泥地都染红了。"



她颤巍巍摸向胸口,那里别着枚褪色的党徽,"那些站得直的官,喊起口号比谁都响,可真到泥里——"



她用没举纸板的手拍了拍肖锋的拐杖,"能弯下腰的,才是真脊梁。"



孙倩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后台发来的提示:刚拍的15秒片段播放量破百万了。



她抬头时,正看见赵科掏出手机,屏幕蓝光映得他脸色发白——短视频平台上,"北大才子vs百姓信任"的话题已经爬上热搜第三。



"老杨,你来说。"肖锋突然转身。



村支书老杨攥着个牛皮纸袋挤上来,袋子边角磨得起了毛。



他掏出来的瞬间,满大厅都是纸页摩擦的沙沙声——那是整整两沓土地确权清单,每页右下角都按着红手印。



"这是我们村每户签字确认的补偿款发放记录。"他喉咙发紧,像是被什么哽住,"肖主任没拿过一分钱,连我家那间老房的搬家费,都是他自己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山望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山望月并收藏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