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冷了。



过了小年,赵清虎也闲不住,被家里人拉着外出看景。



京城的年味还是十分浓的,不仅仅朝廷有一些活动,一些大户人家,甚至是商会,也会组织一些活动。



往年最常见的,那就是城外施粥,谁谁谁家,施粥几日几日,很常见。



毕竟,京城外面,从来不缺流民。



可今年不一样,大户人家想要施粥,积累一些功德都没办法。



流民没了啊,房山煤矿,自从扩展业务后,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



别说是流民,就是京城内的乞丐,都恨不能拉去挖矿。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壁垒之一。



小农经济是组成封建社会的根基,男耕女织,能出来务工的劳动力实在是不多。



也就是王三爷,背靠威宁侯府,才能在煤矿开创之初,弄来几千上万矿工。



可随着煤炭业务拓展,房山煤矿的用工需求增加,还有朝廷陆陆续续创建的一些工坊,对于劳动力需求都十分巨大。



特别是工匠院下面的几个工坊,如水泥工坊,还有采金冶铁提举司下面的高炉炼铁炼钢工坊,动辄都是数千,上万工人。



一下子,京城这里的劳动力不足了。



整个直隶,闲散人员,都被征召过来了。



所以,今年的京城出现了一大奇景,城外不再有流民。



不仅如此,城内的乞丐,老的小的,大部分都被弄走了。



有力气的下矿采矿去,力气不足的,打扫卫生,厨房洗菜总行吧,反正去了煤矿上,哪怕是成为临时工,也能给你一口饭吃。



所以,今年京城内的活动,有了一些不一样。



以往盛行的施粥不见了,反而是搭建了不少戏台子。



说是谁家的老爷,心情好,为了庆祝新年,请了杂耍班子什么的,来表演了。



更有请了舞狮、舞龙的,东西南北四个城区,都搭建了一些平台,聚集了很多人。



当然,还有集市、庙会,更是层出不穷,热闹非凡。



赵清虎,作为所有新创建产业的核心所在,对于京城内发生的一些变化,自然是知道的。对这些,他是没什么兴趣的。



年纪大了,虽然不至于去勾栏听取,瓦舍流连。



可窝在家里面,听听曲,欣赏欣赏美人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无奈,他也扛不住自家儿子的软磨硬泡,就答应了六郎,陪着他们去了一趟相国寺。



相国寺就在京城内,距离贡院文庙还不远。



这片区域,不仅有国子监,还有文庙,有贡院,更有道观、佛寺,是整个大渊皇朝的文化圣地。



过年了,这里的热闹与别处不一样。



文人墨客,道长高僧很常见,摆出来的摊子,也是古董字画,文房四宝,佛经道书,也不知道六郎几个娃娃,是怎么知道这里的。



不应该是五郎喜欢这里吗,怎么他们也想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钓雪寒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钓雪寒江并收藏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