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有黄豆饭吃那都是好的,家里断粮,树皮草根都要啃。



赵清虎家到没必要,没苦硬吃也不是他的风格。



四十七斤黄豆,都不用晒干了,直接就混在大豆之中,搅和搅和,上磨磨成了豆浆。



收割大豆,耕种油菜,不知不觉,秋分都过了,赵清虎家也开始收棉花。



他们家棉花长得高,植株都是一米六七往上的,最高大的一株有两米出头,长了十二根分叉,结了不少棉花。



这还是打了顶的结果,否则它们还能长。



这株棉花上的棉花籽,赵清虎让大郎单独留了下来,明年自家留着当种子,绝对不能稀里糊涂卖出去了。



棉花可是锦葵科,棉属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灌木。



这家伙,不仅枝干能长的粗大茂盛,扎根在地垄中,也是很有力量的。



拔棉花,你要用手拔起来,那要费老鼻子力气了。



全家上下,怕是也就几个壮劳力能办到,而且,这玩意你直接拔也累人啊。



所以拔棉花需要辅助农具。



构造也很简单,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小儿手臂粗。



在木棍下方十分之一高的地方,加上一个铁制的钩子。



钩子不大,大概弯曲出比棉花杆大一点点的弧度,是赵清虎提前找铁匠铺打造的,一个有将近八两重,花了他不少铜板,一口气打了十个。



这钩子,要固定在木棍上,所以造型有些特殊。



一头是钩子,连接着大概三寸长的铁棍,铁棍另外一头,则是跟铁钩反向的钉子。



如此,把钉子一头打进木棍内,再用细绳一圈一圈捆绑木棍跟铁条,就能很好固定。



拔棉花的时候,直接把木棍插在棉花根旁边,用钩子勾住棉花杆子,利用杠杆原理,轻轻一推木棍,棉花就被连根拔起。



人类的智慧,就是善于发现工具,利用工具。



有了这个,拔棉花就不用耗费太多人力。



前面一人拔,后面一人收集,有了一捆就往牛车、驴车上送,一站式服务送到家,堆积在院子里面,让它自然晒干。



一天拔完,两天翻地平地,油菜籽也撒了下去。



赵清虎家不用套种其他作物,明年收了油菜,直接种上棉花就是。



所以,种油菜就是天女散花,没有一排一排耕种。



油菜是可以在出苗后移栽的,就跟种青菜一样,出芽后,稀疏密集了,到时候人工干预平均一下就是。



实在是太密集,也能移栽一些去房前屋后的空地。



水田里面种油菜一样是这样,勤快些的,会把水田翻一遍,平了地种上油菜。



懒惰一些的,水稻收了,水田晒一晒,直接隔上一两米距离用曲辕犁翻一条沟壑出来。



翻起来的泥土,用锄头随便敲碎了,甚至都不用敲碎,直接就把油菜籽撒在没有翻地的泥土中。



借着秋雨,直接让油菜发芽自由生长,来年也能收。



种植在水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钓雪寒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钓雪寒江并收藏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