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里面铲出燃烧剩余的火炭、草木灰,搁在火盆里面,火盆事先放上草木灰,加上一层瘪犊子稻谷。



就是秋收时,从扬谷风扇车里面扇出来的,只有外壳没有米的瘪犊子。



这东西,耐烧。



当然了,你们家条件好,你也舍得,可以用米糠。



反正都是一样,是稻谷壳。



炭火铲在稻谷壳上,再覆盖上一层草木灰,火盆就成了内部阴燃的持续发热装置,一盆火能烧上几个小时。



火桶的取暖原理就是这样来的。



而酵母发酵,最好的温度是三十三度。



所以,发酵的木桶,不仅要用棉被裹上,下面还要放上火盆。



隔着火桶跟木桶,进入木桶内的温度不会太高,还能保持温度,刚刚好。



日后做酒糟的时候,也要用上这火桶,同样的办法。



毕竟,这个温度,是酵母菌最为活跃的温度。



“爹,我没看明白。”



等火桶安置好,叮嘱谢娘子,上午下午换一次火盆,晚上也换一次,刚好跟家里面三餐烧火对上。



烧完火,做完饭,把灶膛里面还没完全燃烧的炭火铲进火盆就行,不用特意照顾。



可赵三郎没看明白啊!



“半个月后,木桶里面出来的小球就成了酒曲。”赵清虎道。



“啥?”



赵三郎直接懵了,酒曲?



老爹弄的这个是酒曲?



不会吧,我的天呐,酒曲啊,他可不敢想。



酒曲是用来酿酒的,清水镇上可没有酿酒的,酿酒的在县城,听说家里面有些关系。



酒水生意,没点靠山,谁敢做?



而且,酒曲可是秘方,他老爹是搞什么,竟然会做酒曲?



“老爹,你可别瞎整,刚才你可是用了三斤糯米啊。”



赵清虎白眼连翻,“成功与否,半个月见真章。”



“爹啊,你弄酒曲干嘛?咱们家又不酿酒。”



“我做点酒糟不行啊?”



赵清虎没理会叽叽歪歪的赵三郎,随即又想到了什么。



“你大哥说你们把豆腐卖去柳树镇了?”



“是啊,每天要几百斤豆腐呢,供不应求。”赵三郎得意道。



他可是帮家里面挣了不少,当然了,他自己挣得也不少,他的私房钱已经有三十多两银子了。



他们家,除了他爹,他最有钱。



“你说咱们家去柳树镇也开一个豆腐坊怎么样?”赵清虎提议道。



赵三郎一愣,随即眼中直发光。



去柳树镇开一个豆腐坊,如此一来,不仅柳树镇上的豆腐需求他们能满足,还有柳树镇旁边的村子,都能去卖。



绝对不少挣!



可是,柳树镇他们人生地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钓雪寒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钓雪寒江并收藏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