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本,大周也不例外,王朴见状也跟着进谏,请柴荣放这些民夫回去。
柴荣却笑了笑道:“王卿你该不是想趁机躲懒吧,这几个月砖瓦烧制了不少,可是城墙才刚刚开始着手,现在叫他们回去便只能等到秋收之后了。”
李谷又道:“来开封建城的多半都是家中的壮丁,少了一人家里收成只怕会减产,到了秋日又如何交租交税。”
“好办,来京的壮丁有父子同来的,叫儿子留下父亲回乡,兄弟同来的叫弟留下兄长回家,若是家中只一个壮丁的也打发回去,但凡留在下来的一律免去今年的赋税,再按照其出工天数予以一定的钱粮贴补,不就行了。”
李谷笑笑拱手回道:“那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若没有其他事臣就告退回衙办公了。”
“李卿留步!”柴荣叫住李谷正色问道:“朕若是任你为帅攻打唐国,你当如何进军?”他说着指了指墙挂着的地图。
柴荣虽然登基不过一年,却比郭威三年做的事情还要多,刚刚收复了陇右便要打南唐,着实是个好战分子。
“臣知道,陛下收复陇右就是为攻打唐国解决后顾之忧,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攻打唐国定是旷日持久的大战,陛下不如叫百姓再修养些时日,等秋收之后再动手也不迟。”
大周的臣子们显然跟不柴荣的步伐,宰相也不例外,李谷老脸皱成一团,言语之中带着几分的无奈和恳求。
“哈哈……朕只是随口问问,李卿尽管说来就是!”
李谷虽然是宰相却并非是文弱书生,他身材高大擅长骑射,任刺史曾被耶律德光俘虏受尽拷打却不屈服,因为耶律德光病死辽军匆匆北逃才将他丢下侥幸活命。
范质能成为宰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得了郭威的青眼,李谷从八品小官一步步升来的,观其经历可谓是政绩斐然,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便是从未独自领兵打过仗。
李谷直白的道:“臣年轻时虽有几分勇力,却不曾阵杀敌与兵事并无心得。去岁陛下叫众臣《平边策》,臣见过王知府的奏疏,以为他颇有见地。”
王朴立刻谦虚回道:“李相公谬赞了,下官也不过是纸谈兵罢了。”
柴荣道:“朕也以为王卿的平边策最好,只是太过笼统,而且他尚还年轻不及李卿的威望。”
李谷苦笑一声,“陛下不会真的要叫臣为帅吧?”
“有何不可?朕想听听李卿的意见!”柴荣从案后起身拉着李谷到了地图跟前。
李谷望着地图沉吟片刻道:“我大周与唐国有近两千里的边界,臣以为若要攻唐当先取淮南江北十四州之地,当先打寿州重镇,再以寿州为根基东取楚州、扬州,南下濠州、滁州,最终以长江天堑为界尽收淮南富庶之地,而唐国再无力北进。再修养数年便可渡江南下,一鼓作气将唐国收入囊中。”
柴荣重重的点了点头,扭过头来看徐羡,“徐羡你有何计议?”
“嗯……都说南船北马,南方水路众多,陛下要取唐国,最好能有一支水军以备不时之需。(3/3)
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本,大周也不例外,王朴见状也跟着进谏,请柴荣放这些民夫回去。
柴荣却笑了笑道:“王卿你该不是想趁机躲懒吧,这几个月砖瓦烧制了不少,可是城墙才刚刚开始着手,现在叫他们回去便只能等到秋收之后了。”
李谷又道:“来开封建城的多半都是家中的壮丁,少了一人家里收成只怕会减产,到了秋日又如何交租交税。”
“好办,来京的壮丁有父子同来的,叫儿子留下父亲回乡,兄弟同来的叫弟留下兄长回家,若是家中只一个壮丁的也打发回去,但凡留在下来的一律免去今年的赋税,再按照其出工天数予以一定的钱粮贴补,不就行了。”
李谷笑笑拱手回道:“那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若没有其他事臣就告退回衙办公了。”
“李卿留步!”柴荣叫住李谷正色问道:“朕若是任你为帅攻打唐国,你当如何进军?”他说着指了指墙挂着的地图。
柴荣虽然登基不过一年,却比郭威三年做的事情还要多,刚刚收复了陇右便要打南唐,着实是个好战分子。
“臣知道,陛下收复陇右就是为攻打唐国解决后顾之忧,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攻打唐国定是旷日持久的大战,陛下不如叫百姓再修养些时日,等秋收之后再动手也不迟。”
大周的臣子们显然跟不柴荣的步伐,宰相也不例外,李谷老脸皱成一团,言语之中带着几分的无奈和恳求。
“哈哈……朕只是随口问问,李卿尽管说来就是!”
李谷虽然是宰相却并非是文弱书生,他身材高大擅长骑射,任刺史曾被耶律德光俘虏受尽拷打却不屈服,因为耶律德光病死辽军匆匆北逃才将他丢下侥幸活命。
范质能成为宰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得了郭威的青眼,李谷从八品小官一步步升来的,观其经历可谓是政绩斐然,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便是从未独自领兵打过仗。
李谷直白的道:“臣年轻时虽有几分勇力,却不曾阵杀敌与兵事并无心得。去岁陛下叫众臣《平边策》,臣见过王知府的奏疏,以为他颇有见地。”
王朴立刻谦虚回道:“李相公谬赞了,下官也不过是纸谈兵罢了。”
柴荣道:“朕也以为王卿的平边策最好,只是太过笼统,而且他尚还年轻不及李卿的威望。”
李谷苦笑一声,“陛下不会真的要叫臣为帅吧?”
“有何不可?朕想听听李卿的意见!”柴荣从案后起身拉着李谷到了地图跟前。
李谷望着地图沉吟片刻道:“我大周与唐国有近两千里的边界,臣以为若要攻唐当先取淮南江北十四州之地,当先打寿州重镇,再以寿州为根基东取楚州、扬州,南下濠州、滁州,最终以长江天堑为界尽收淮南富庶之地,而唐国再无力北进。再修养数年便可渡江南下,一鼓作气将唐国收入囊中。”
柴荣重重的点了点头,扭过头来看徐羡,“徐羡你有何计议?”
“嗯……都说南船北马,南方水路众多,陛下要取唐国,最好能有一支水军以备不时之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