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人走了,贺氏才道:“徐大郎真是个有孝心的女婿,有这样的女婿是二姐的福气,也是爷娘的福气。”
杜氏点点头笑道:“是哩,这女婿可比家里的三个男人顶用多了,对老身也有孝敬之心。不过你若以为,他出钱帮咱家添置宅子为了老身和阿郎那就差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家的妹子。”
“媳妇早就说过,不好叫小蚕住在倒座房里的。”
杜氏叹口气道:“老身也知道不好,可没那么都房间,总不能让她和正房宿在一起吧,等知闲置办了宅子,老身分给她一个最好的院子就是。”
杜氏说得没错,徐羡出钱帮赵家换宅院,主要还是为了小蚕,坐北朝南的倒座房那可不是主人家住的地方。
“对了,你嫂嫂不是给你配送了一个丫鬟吗?”
小蚕回道:“老夫人嫌草儿年龄太小做得重活,便又把她卖给人牙子了。”
“你怎能把卖身契给旁人,罢了,我再去给你物色几个,卖身契就放在我这里,还有你的嫁妆那是你的私产,不必拿出来与人分享,但凡要点脸面的人家都不会惦记小妾的嫁妆。”
“小蚕知道了,一定会看好嫁妆的,我还要留给自己的儿女。”
“到时候就怕他们看不这一星半点的嫁妆。”徐羡在心中低估了一句,又道:“你又不是他家里的丫鬟,不必那么端茶倒水伺候人。”
“嗯,我就是长乐楼做事习惯了,闲下来就觉得不自在。”
“那你想去长乐楼做事便直接去,这个事情我叫你嫂嫂跟岳母和廷宜关说,看他们敢不答应。”
小蚕脸立刻露出几分喜色,“当真?那我可就要谢过哥嫂了。”
所谓不自在其实就是不适应,即便小蚕是正室估计也是一样,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她太渴望得到认可和关爱从而甘于奉献,用后世的话说属于讨好型人格,主要还是因为年幼时吃了太多的苦头看人脸色行事,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了的。
从赵家出来,徐羡就去了相国寺,既不是去香也不是去抢钱。只因为在相国寺的对面有徐羡的买卖,门脸豪华,装修阔绰,硕大的匾额写着“相国寺当铺”。
店铺的名字就是这么直白言简意赅,明明白白告诉众人相国寺从前的抵押、借贷、存钱的业务挪到这里来了,为的就是能够继续使用相国寺百年来积累的信誉。
为此徐羡连管事的都没有换,还是那个慧能和尚,甚至没有叫他还俗蓄发仍旧穿着一身僧衣当工作服,店铺里面的布置也跟相国寺差不多,很是希望老顾客们能够在这里找到熟悉的感觉。
可偏偏事不如人愿,即便徐羡已经承诺将利息降到了三分,至今仍旧没有多少人来主动还钱,倒是有几个地主老财哭天求地的来取钱。
刚一进到店里,就看到张不二和两个兄弟抱着膀子呼呼大睡,慧能正坐在柜台里面百无聊赖的喝茶,可谓是门庭冷落。
见到徐羡进来,慧能就从柜台里面出来抱怨,“殿直可回来了,这买卖已是开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一个来还钱的,来取钱的却越来越多,账的钱是越来越少了。”
“为何?”
“自是想赖账,他们都心怀侥幸,觉得朝廷抄了相国寺从前借得钱就会一笔勾销,昨天还有人找张不二偷偷打听呢。”
“不至于吧,我认识的商人都还
杜氏点点头笑道:“是哩,这女婿可比家里的三个男人顶用多了,对老身也有孝敬之心。不过你若以为,他出钱帮咱家添置宅子为了老身和阿郎那就差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家的妹子。”
“媳妇早就说过,不好叫小蚕住在倒座房里的。”
杜氏叹口气道:“老身也知道不好,可没那么都房间,总不能让她和正房宿在一起吧,等知闲置办了宅子,老身分给她一个最好的院子就是。”
杜氏说得没错,徐羡出钱帮赵家换宅院,主要还是为了小蚕,坐北朝南的倒座房那可不是主人家住的地方。
“对了,你嫂嫂不是给你配送了一个丫鬟吗?”
小蚕回道:“老夫人嫌草儿年龄太小做得重活,便又把她卖给人牙子了。”
“你怎能把卖身契给旁人,罢了,我再去给你物色几个,卖身契就放在我这里,还有你的嫁妆那是你的私产,不必拿出来与人分享,但凡要点脸面的人家都不会惦记小妾的嫁妆。”
“小蚕知道了,一定会看好嫁妆的,我还要留给自己的儿女。”
“到时候就怕他们看不这一星半点的嫁妆。”徐羡在心中低估了一句,又道:“你又不是他家里的丫鬟,不必那么端茶倒水伺候人。”
“嗯,我就是长乐楼做事习惯了,闲下来就觉得不自在。”
“那你想去长乐楼做事便直接去,这个事情我叫你嫂嫂跟岳母和廷宜关说,看他们敢不答应。”
小蚕脸立刻露出几分喜色,“当真?那我可就要谢过哥嫂了。”
所谓不自在其实就是不适应,即便小蚕是正室估计也是一样,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她太渴望得到认可和关爱从而甘于奉献,用后世的话说属于讨好型人格,主要还是因为年幼时吃了太多的苦头看人脸色行事,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了的。
从赵家出来,徐羡就去了相国寺,既不是去香也不是去抢钱。只因为在相国寺的对面有徐羡的买卖,门脸豪华,装修阔绰,硕大的匾额写着“相国寺当铺”。
店铺的名字就是这么直白言简意赅,明明白白告诉众人相国寺从前的抵押、借贷、存钱的业务挪到这里来了,为的就是能够继续使用相国寺百年来积累的信誉。
为此徐羡连管事的都没有换,还是那个慧能和尚,甚至没有叫他还俗蓄发仍旧穿着一身僧衣当工作服,店铺里面的布置也跟相国寺差不多,很是希望老顾客们能够在这里找到熟悉的感觉。
可偏偏事不如人愿,即便徐羡已经承诺将利息降到了三分,至今仍旧没有多少人来主动还钱,倒是有几个地主老财哭天求地的来取钱。
刚一进到店里,就看到张不二和两个兄弟抱着膀子呼呼大睡,慧能正坐在柜台里面百无聊赖的喝茶,可谓是门庭冷落。
见到徐羡进来,慧能就从柜台里面出来抱怨,“殿直可回来了,这买卖已是开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一个来还钱的,来取钱的却越来越多,账的钱是越来越少了。”
“为何?”
“自是想赖账,他们都心怀侥幸,觉得朝廷抄了相国寺从前借得钱就会一笔勾销,昨天还有人找张不二偷偷打听呢。”
“不至于吧,我认识的商人都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