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



临安,皇宫。



赵眘望着张浚昂首阔步而出的背影,看着身前案几之上一摞奏请北伐的文书,心中有些激动的同时,又有些莫名惶恐起来。



他想要询问周围人的意见,可史浩、龙大渊等近臣都不在,也只能将心中的犹疑全都吞到肚子里,仔细翻看起案几上的奏疏来。



“张浚、王十朋、胡铨、虞允文、陈俊卿、王大宝……”赵眘默默念着奏请北伐的朝中重臣之名,却没有翻看他们的奏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右手侧。



这里也有奏疏,只不过相对于主战的来说,这几封奏疏实在是过于少了一些。



赵眘拿起其中两封,仔细看着奏疏上的名字。



“陈康伯、史浩,朕的左右丞相……”赵眘看到这两个名字之后,心中的激动也渐渐消失了。



如今陈康伯与史浩成了暂时的政治同盟,形成了主守派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奏疏中力陈利弊,认为现在依旧不是合适的北伐时机。



其中,史浩的言语最为有理有据。



他的主要反对理由是宋国兵弱,防守有余,进取不足。而且出兵耗费巨大,国库有可能撑不住。



此外,史浩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浚希望中原豪杰群起响应纯粹是痴人说梦,中原绝对没有豪杰。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都能灭亡秦国,如果此时北人期待大宋兵马才能成事,那他们就根本不是豪杰了!



对此,张浚用一句话就顶回去了。



难道山东的魏胜、刘淮、辛弃疾等人不是北地豪杰吗?



史浩被驳得哑口无言。



虽然原本历史上张浚与史浩持续五日的大辩论被张浚一句话杀死比赛,但史浩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坚决不同意此时北伐。



以至于任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的任命被史浩打回来两次,最后还是陈康伯出面来副署的。



赵眘抚摸着两本奏疏,心中犹豫不定,不过片刻之后,就从书案的一角拿起另一封文书,仔细翻看起来。



这封叶义问的遗书赵眘已经看了许多遍,对于其中内容,也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虽然两位江淮宣抚使都有欺瞒中枢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叶义问毕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倒也无可厚非。张浚都为叶义问求了情,因此其人的生荣死哀倒也没有任何意外。



至于这封遗书的前半部分倒是老生常谈,唯独最后一条,显现出叶义问叶相公的真知灼见来了。



“迁都建康……”



念及这四个字,赵眘心头火热一片。



临安被赵构经营良久,赵眘想要彻底独立自主,最起码还得再等十年,等赵构彻底老迈,不能任事之后,方才能为所欲为。



如果迁都到建康,就能脱离赵构的影响,另起一炉,重建赵眘自己的班底。



理由都是现成的。



临安距离中原太远,不能及时沟通往来,而建康正巧合适。



当然,临安的利益集团也是盘根错节,即便赵眘是皇帝,也不可能说迁都就迁都。



可若是能恢复中原,乃至于收复开封故都,到时候以赵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恶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恶禅并收藏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