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关键在于,刘淮又不是百目天王,哪里能把所有人都看在眼前了呢?



随着收复失地,现在山东两路近二十个州府,百多个县,县一级的官吏刘淮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去管了,即便山东如今实行二元政治,有魏胜这个理论上的义军最高领导人协助拍板,却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今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吏与官之间的隔阂不存在了,为了补充地方官员,有政绩的吏员跨过了那条线,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迅速引起了正统士大夫的侧目。



小吏之所以能在地方办成事,大多数是地方强力人士,黑白两道通吃,家里还能有些家资,甚至还会有及时雨般的人物。



这种人让他们当地方主官是会出大事的。



而且凭借封建时代的行政考核手段,也很难覆盖到吏员这种程度。



科举大家同一张卷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能有个评判标准。



小吏干的好不好,还不是上级一句话的事情吗?



得,又回到举孝廉上面了。



小吏当上官员之后,再反哺家族,重新再复刻前路,直到地方上盘根错节,从寒门变成豪强,再成为世家。



到时候再造出一个四世三公来就搞笑了。



哪怕现在有许多人都已经认可了刘淮的野心,因为他的胜利想要从明里暗里推一把,但兴复汉室可不是将汉朝的制度全都照搬回来。



会出大事的。



所以,以吏作官,只能是权宜之计罢了,还得要科举。



这也是朱熹要支持刘淮僭越的原因了。



另外,朱熹需要用科举作为工具,来传播《格物论》。他今年才三十岁,如果在宋国,最起码还得再过二十年,才能成为一代文宗,登上高位,掺和科举事务。



一千年太久,只争朝夕。



他等不起。



如果是蒙兀、女真要入主中原,成为天下之主,朱熹肯定是要想办法反抗的,可刘淮一个根正面红的汉家子弟,打出的又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朱熹自然要助他一臂之力了。



有人可能会问,朱夫子难道也可能当宋国反贼吗?



这其中自然有理由的。



朱熹可跟陆游、魏胜等宋国死忠不同,他的思想之中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绝统说’。



这是欧阳修所提出的一种历史正统论,认为正统王朝必须‘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换句话来说,王朝既需要有合法性,又必须实现统一,方才可以称得上正统。



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就属于正统断绝。



如果强行按这个标准来算,无论宋金辽西夏并立,哪个都不算是正统,现在正是乱世,正是正统断绝期。



谁能统一天下,谁就能重拾正统,谁就是天下之主。



如今‘绝统说’虽然还没有被朱熹完善,却还是受到了广泛的推崇,更是在山东内部暗中传播的一种学说。



朱熹此时劝刘淮开乡试,也算是符合其人学说与性格了。



而刘淮自然也不能耗费朱熹的一番苦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恶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恶禅并收藏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