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9章 汉贼从来不两立
>
之前一直在山东两路交战,无论是忠义军还是天平军都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统治,可以运用河流来进行粮食转运。
这其中即便要用到民夫,也可以召集百姓来服徭役,在这期间,地方官吏就能发挥作用了。
而到了河北,则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首先是地方官吏的缺失与不配合,其次就是河北百姓的不信任。
一句话,如今刘淮对河北百姓没有恩德,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着‘漢’字大旗走的。
如果从山东组织民夫运粮,且不说各地民夫背井离乡,士气会不会跌落,就说钱粮的花销也会直接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以如今山东的家底,根本承受不住。
可如果就食于敌,金国的府库比脸还干净,抢不到什么东西,只能从民间刮地皮,又与汉军的建军思想与根本政策相悖。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占据博州之后,继续建设山东,收拢中原与河北逃难而来的流民,让他们进行屯田。
秋收两次之后,汉军大军也能整编妥当,到时候趁着金国内战虚弱,攻克大名府后,直接一口气杀到幽州去。
“王将军。”刘淮看着河对岸有一条小船缓缓划过来,船上之人打着白旗,微微皱眉,随后转头看向王友直:“你有什么打算?”
王友直沉默不语。
刘淮却言语不停:“若是王将军此战已经失了心气,自可以放弃兵权,去掌民政。我这里有知州之位,或者节度府判官虚位以待。”
“若是王将军想要去南朝,我也可以向虞相公举荐。”
“而若是王将军依旧想要领兵,则可以任博州知州,兼靖难大军节度府行军司马。”
刘淮话里的弯弯道道很多,但条件还算是优厚,中枢官、地方官都可以选,想要当文官还是武官,都可以由王友直自行决断。
唯有一条是死的,如果王友直还想在山东厮混,就必须得加入刘淮帐下,而且不得有二心。
不想加入,淮河没加盖,你可以去投奔宋国。
王友直看起来有的选,其实并没有选。
历史上他之所以投奔宋国,那是因为整个山东中原义军都被完颜雍荡平了,他不得已才去的。
而且到了宋国,王友直干的一直是冲锋陷阵的脏活,隔三岔五还被刘宝、张子盖这种货色嘲讽。
如今虽然耿京已经战死,然而山东义军的形势却依旧一片大好,王友直吃饱了撑得去当宋国的马前卒?!
王友直直接跪倒在地,重重叩首:“愿为都统郎君死守博州!尽犬马之劳!”
刘淮下马,亲自将王友直扶起:“不仅仅是要守住博州,而且要让博州父老过上好日子。过些时日,我会派遣文法吏与卫所官兵进驻博州,到时候丈量田亩,开荒种地,还望王将军能助我一臂之力。可万万莫要耽搁了春耕!”
王友直知道这既是重托,又是考验,其中还有一些监视的意味。然而此时却是丝毫不能犹豫,他立即点头说道:“遵大郎君将令!”
刘淮终于满意点头,随后再次皱眉看着河上举着白旗的金军使者,对着三四步外依旧在低声争执的毕再遇等人打了个呼哨,随后抬手一指。<
之前一直在山东两路交战,无论是忠义军还是天平军都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统治,可以运用河流来进行粮食转运。
这其中即便要用到民夫,也可以召集百姓来服徭役,在这期间,地方官吏就能发挥作用了。
而到了河北,则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首先是地方官吏的缺失与不配合,其次就是河北百姓的不信任。
一句话,如今刘淮对河北百姓没有恩德,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着‘漢’字大旗走的。
如果从山东组织民夫运粮,且不说各地民夫背井离乡,士气会不会跌落,就说钱粮的花销也会直接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以如今山东的家底,根本承受不住。
可如果就食于敌,金国的府库比脸还干净,抢不到什么东西,只能从民间刮地皮,又与汉军的建军思想与根本政策相悖。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占据博州之后,继续建设山东,收拢中原与河北逃难而来的流民,让他们进行屯田。
秋收两次之后,汉军大军也能整编妥当,到时候趁着金国内战虚弱,攻克大名府后,直接一口气杀到幽州去。
“王将军。”刘淮看着河对岸有一条小船缓缓划过来,船上之人打着白旗,微微皱眉,随后转头看向王友直:“你有什么打算?”
王友直沉默不语。
刘淮却言语不停:“若是王将军此战已经失了心气,自可以放弃兵权,去掌民政。我这里有知州之位,或者节度府判官虚位以待。”
“若是王将军想要去南朝,我也可以向虞相公举荐。”
“而若是王将军依旧想要领兵,则可以任博州知州,兼靖难大军节度府行军司马。”
刘淮话里的弯弯道道很多,但条件还算是优厚,中枢官、地方官都可以选,想要当文官还是武官,都可以由王友直自行决断。
唯有一条是死的,如果王友直还想在山东厮混,就必须得加入刘淮帐下,而且不得有二心。
不想加入,淮河没加盖,你可以去投奔宋国。
王友直看起来有的选,其实并没有选。
历史上他之所以投奔宋国,那是因为整个山东中原义军都被完颜雍荡平了,他不得已才去的。
而且到了宋国,王友直干的一直是冲锋陷阵的脏活,隔三岔五还被刘宝、张子盖这种货色嘲讽。
如今虽然耿京已经战死,然而山东义军的形势却依旧一片大好,王友直吃饱了撑得去当宋国的马前卒?!
王友直直接跪倒在地,重重叩首:“愿为都统郎君死守博州!尽犬马之劳!”
刘淮下马,亲自将王友直扶起:“不仅仅是要守住博州,而且要让博州父老过上好日子。过些时日,我会派遣文法吏与卫所官兵进驻博州,到时候丈量田亩,开荒种地,还望王将军能助我一臂之力。可万万莫要耽搁了春耕!”
王友直知道这既是重托,又是考验,其中还有一些监视的意味。然而此时却是丝毫不能犹豫,他立即点头说道:“遵大郎君将令!”
刘淮终于满意点头,随后再次皱眉看着河上举着白旗的金军使者,对着三四步外依旧在低声争执的毕再遇等人打了个呼哨,随后抬手一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