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5章 各施手段争锋芒
敢冲,竟然一举将对面的金军击溃,并且阵斩了一名行军猛安。
神威军一时间手忙脚乱。
“果真是天下豪杰。”面对如此窘境,纥石烈良弼却没有愤怒,只是感叹了一句:“若不是用了些许手段,正面放对,就算我军能胜,说不得也得费许多手脚。”
萧琦拉着马缰绳,胯下战马有些焦躁的来回踱步:“左相,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让武安军再派遣些兵马过来吧。高安仁这渤海崽子出工不出力,手握两千多甲骑,竟然只是坐视我军厮杀,当真可恶!”
纥石烈良弼听完这夹枪带棒的话,也不恼怒,只是看着萧琦冷冷发问:“萧总管,神威军万余正军,当日在张敌万数千兵马冲杀下难以立足也就罢了,张荣毕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东平军也是养精蓄锐的天下强军。
如今难道辛弃疾这个毛头小子带着几千疲惫兵马,都能教训神威军了吗?”
萧琦脸色涨红,随后亲自打马向前:“契丹儿郎们,随我来!”
充作萧琦亲卫的六百契丹甲骑同时应诺,同时起身,又同时翻身上马,随后在纥石烈良弼森冷的目光中,跟着萧琦一起向前压去。
望着越来越近的神威大旗,辛弃疾将糊在顿项上的血肉擦了下来,随后对着身后辛文远说道:“阿远!还有多少兵马?”
辛文远站在马上,回头点数:“还有一百七十多!足够了!”
辛弃疾同样厉喝出声:“足够了!随我一起向前杀贼!”
随后,辛弃疾再次充作了矛头,挥舞着沉重的长槊,一马当先向前冲去。
天平军随之士气大振,同样奋力向前厮杀。
而神威军也不遑多让。
原本神威军因为遭到仓促反击而有些手忙脚乱,但见到萧琦已经率亲卫出阵,中军对中军,大将对大将,以正面摧锋的姿态迎向那面青兕大旗后,神威军立即振奋起精神来,放弃了所有防御手段,同样与天平军对攻起来。
战争的烈度在一瞬间上升了一个等级,短短片刻,双方的伤亡数字就超过了之前半个多时辰的总和。
神威军与天平军都在庞大的伤亡中沉默的忍受着,双方都将进攻作为了唯一手段,哪一方先撑不住,哪一方就会彻底溃败,连重整兵马的机会都不会有。
与此同时,眼见两军展开血腥厮杀,高安仁也终于忍耐不住,开始下达命令:“大明义,与你五个谋克,下马步战。我亲自为你后继,给老子凿开这个王八壳!”
唤作大明义的行军谋克冷着脸翻身下马,随后大大方方的横了高安仁一眼,随后就开始下马列阵。
高安仁脸色逐渐变得有些铁青。
他的能耐与性格在经过许多磨炼之后已经不差,但在武安军中的资历太低了,难以服众。
原本的武安军第一将高杰已经在巢县被张小乙阵斩,如今高景山颇有将高安仁培养成第一将的意思,后来居上,自然引起了其余军中宿将的不满。
尤其是像大明义这种摸爬滚打许多年的基层军官,没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在手,很难折服他们。
仅仅凭借击破孙黑的功劳是远远不够的。
但大明义等人也只敢暗中发牢骚罢了,谁让人家姓高呢?!
神威军一时间手忙脚乱。
“果真是天下豪杰。”面对如此窘境,纥石烈良弼却没有愤怒,只是感叹了一句:“若不是用了些许手段,正面放对,就算我军能胜,说不得也得费许多手脚。”
萧琦拉着马缰绳,胯下战马有些焦躁的来回踱步:“左相,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让武安军再派遣些兵马过来吧。高安仁这渤海崽子出工不出力,手握两千多甲骑,竟然只是坐视我军厮杀,当真可恶!”
纥石烈良弼听完这夹枪带棒的话,也不恼怒,只是看着萧琦冷冷发问:“萧总管,神威军万余正军,当日在张敌万数千兵马冲杀下难以立足也就罢了,张荣毕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东平军也是养精蓄锐的天下强军。
如今难道辛弃疾这个毛头小子带着几千疲惫兵马,都能教训神威军了吗?”
萧琦脸色涨红,随后亲自打马向前:“契丹儿郎们,随我来!”
充作萧琦亲卫的六百契丹甲骑同时应诺,同时起身,又同时翻身上马,随后在纥石烈良弼森冷的目光中,跟着萧琦一起向前压去。
望着越来越近的神威大旗,辛弃疾将糊在顿项上的血肉擦了下来,随后对着身后辛文远说道:“阿远!还有多少兵马?”
辛文远站在马上,回头点数:“还有一百七十多!足够了!”
辛弃疾同样厉喝出声:“足够了!随我一起向前杀贼!”
随后,辛弃疾再次充作了矛头,挥舞着沉重的长槊,一马当先向前冲去。
天平军随之士气大振,同样奋力向前厮杀。
而神威军也不遑多让。
原本神威军因为遭到仓促反击而有些手忙脚乱,但见到萧琦已经率亲卫出阵,中军对中军,大将对大将,以正面摧锋的姿态迎向那面青兕大旗后,神威军立即振奋起精神来,放弃了所有防御手段,同样与天平军对攻起来。
战争的烈度在一瞬间上升了一个等级,短短片刻,双方的伤亡数字就超过了之前半个多时辰的总和。
神威军与天平军都在庞大的伤亡中沉默的忍受着,双方都将进攻作为了唯一手段,哪一方先撑不住,哪一方就会彻底溃败,连重整兵马的机会都不会有。
与此同时,眼见两军展开血腥厮杀,高安仁也终于忍耐不住,开始下达命令:“大明义,与你五个谋克,下马步战。我亲自为你后继,给老子凿开这个王八壳!”
唤作大明义的行军谋克冷着脸翻身下马,随后大大方方的横了高安仁一眼,随后就开始下马列阵。
高安仁脸色逐渐变得有些铁青。
他的能耐与性格在经过许多磨炼之后已经不差,但在武安军中的资历太低了,难以服众。
原本的武安军第一将高杰已经在巢县被张小乙阵斩,如今高景山颇有将高安仁培养成第一将的意思,后来居上,自然引起了其余军中宿将的不满。
尤其是像大明义这种摸爬滚打许多年的基层军官,没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在手,很难折服他们。
仅仅凭借击破孙黑的功劳是远远不够的。
但大明义等人也只敢暗中发牢骚罢了,谁让人家姓高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