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这几日的日子稍微滋润了一些。



但也只是稍稍罢了。



秋收入库之后,各地的百姓也闲不下来,在官吏的组织下来服徭役,新建立的卫所兵也不能闲着,由将领组织进行军事训练。



百姓自然是有埋怨的,但这一年的主基调依旧是发展,主力依旧是维修水利设施,所以当百姓看到有少量赏钱并且管饭后,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而卫所兵的任务除了训练之外,还要通过这次难得的青壮聚集,进行扫盲教育。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就过于艰难了一些。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书先生。



山东的穷酸书生其实不少,却也不是每个人都穷到一定份上,尤其是在忠义军治下,民生还算是稳定,大不了还可以找个账房先生的工作,何苦到军中去做事呢?



也因此,刘淮虽然提高了教书先生的待遇,却还是有几十人的缺口。



不得已,刘淮只能用记功升迁为诱惑,让军中的一批文书去做此事,算是勉强运行起来。



当然,事情的开始刘淮可以说了算,但在群策群力之下,具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些精兵上阵杀敌在行,但用笔写字那是真的不成,学习速度慢的惊人。



但他们却不是那种管书生唤作‘萌儿’的纯粹粗人,他们也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



从军中退伍之人,能舞文弄墨的大多能得个官吏的好差事,而目不识丁的却只能领一笔赏赐回到家中当小地主,这些都是他们亲眼所见,做不得假的。



知识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即便自己学的很慢,也要让下一代人学会!



很快,各地军队大扫盲中就混进来许多半大小子,他们大多数都是官兵的子侄辈,大的已经十五六岁,马上就要成年;小的只有五六岁,还是拖着鼻涕满地跑的毛孩子。



这些孩子一开始还只是拿着个木棍,守着一盘黄沙旁听。但中国社会有个好处,那就是对于好学之人是有优待的,而且这种优待来自于包括官府、地主豪强、普通百姓的方方面面。



很快,这种情况就被各地官员上报到了节度府。



刘淮自然也不含糊,立即划拨了一批钱粮,并且定下规矩。



来听课的孩童,一律管一顿饭,旬日考试优胜的前十人,下一个月管两顿饭,赏百个大钱。



命令很快经由李通整理下达,但是这厮更加不含糊,规定在吃饭之前,卫所的军官们要带着这些半大孩子大喊三声‘谢魏公恩义,谢刘公恩义。’



要让这些学生知道这顿饭与受教育的机会是从谁手里获得的。



只能说尽显奸佞本色了属于是。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听说管饭,各地的百姓自然也是坐不住的。



当然,成年人想要混饭吃,那就过分了,但是将孩童送过来,总能替家里省下一口饭食的。



若是孩子争气,成绩优异,每旬拿回一百个大钱来,那就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因为授课的地方是各地卫所,卫所长官也都是刘淮的亲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恶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恶禅并收藏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