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2章 人间歧途客
/>
杨沂中说的十分隐晦。
而杨倓则是在春日的熏风中汗如雨下。
刚刚才说,只有北伐大败一场,主和派才能重新登上政治舞台。而主和派是谁的班底?
当然是赵构的!
到时候赵构即便禅让,也可以成为只享受权利却不用肩负任何责任的太上皇,只要有这群主和派班底存在,他的地位就会稳固到不可动摇。
但为了自己一人的权利,却让天下遭灾,这不是独夫是什么?
“大……大人……这……这这这……”杨倓张口结舌。
杨沂中摇头叹气:“官家对我有知遇之恩,既然他想要做此事,那我就会不计生死,为他完成,至于身后名,管不了太多了。”
杨倓突然泪如雨下:“大人做得此事,史书上将会如何看大人?!天下人又如何看咱们杨家,大人,曾祖与祖父可都是为国战死的忠良……”
“够了。”杨沂中不耐的拿起茶盏,重重掷在了地上:“今日与你说的这么明白,不是让你在这里哭哭啼啼,作小儿女态的。今后你是要做大事之人,若再这般,杨家的家业谁来看顾?!”
听到父亲还有安排,杨倓抹了抹眼泪,低头应诺。
“第一,张孝祥所要开的宴会,邀请殿前司的军官,老夫允了,总该犯些错误,留个尾巴,让官家与百官来抓一抓,否则这个宣抚使还真的不容易推掉。”
说到这里,杨沂中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赵密那厮不是想要掌管军权吗?就让他跟山东大将们亲近去吧。”
赵密原本是龙神卫四厢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司,属于赵构禁卫军序列中的一员大将,是殿前司少有能打硬仗的悍将,同时也是杨沂中的亲信。
但这厮实在是过于贪权,之前所说的那名在杨沂中备战完颜亮的时候弹劾与他之人,就是赵密。而此举竟然是为了将杨沂中排挤走,从而彻底掌管殿前司,实在是过于目光短浅。
事实上,这封弹劾的确奏效了。
赵构果然怀疑了杨沂中,而杨沂中也很干脆,听说此事之后,直接上书请求免职。
赵密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殿前都指挥使,总领宿卫。
但完颜亮正式撕毁绍兴和议开始南侵之后,赵密就傻眼了。
合着杨沂中全对,自己成了不识大体的小人了。
趁着赵构没发脾气,赵密连忙自请解除殿帅的职位,并且向赵构献上酒库十六座、钱十万缗、银五万两,以赞助军需,才算又官复原职,继续在杨沂中麾下当二把手。
此时杨沂中腾出手来,不找机会收拾一下这厮,岂不是让人小觑了他这名胡子衙班兼同安郡王?
吩咐完第一件事,杨沂中再次沉默,犹豫了将近一刻钟,方才说道:“第二件事,二郎,你一生浪荡,却还想要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头,但有老夫的连累,却是千难万难。
你跟着那刘大郎回山东吧,莫要大张旗鼓,悄悄的跟着他们回去,到时候用于文事也好,当个刀笔吏也罢,乃至于拿着老夫的药方,当了寻常郎中也可以,山东此时什么都缺,你去了总归还能有所作为的。
老夫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到时候不怕那刘大郎不接纳你。”
杨
杨沂中说的十分隐晦。
而杨倓则是在春日的熏风中汗如雨下。
刚刚才说,只有北伐大败一场,主和派才能重新登上政治舞台。而主和派是谁的班底?
当然是赵构的!
到时候赵构即便禅让,也可以成为只享受权利却不用肩负任何责任的太上皇,只要有这群主和派班底存在,他的地位就会稳固到不可动摇。
但为了自己一人的权利,却让天下遭灾,这不是独夫是什么?
“大……大人……这……这这这……”杨倓张口结舌。
杨沂中摇头叹气:“官家对我有知遇之恩,既然他想要做此事,那我就会不计生死,为他完成,至于身后名,管不了太多了。”
杨倓突然泪如雨下:“大人做得此事,史书上将会如何看大人?!天下人又如何看咱们杨家,大人,曾祖与祖父可都是为国战死的忠良……”
“够了。”杨沂中不耐的拿起茶盏,重重掷在了地上:“今日与你说的这么明白,不是让你在这里哭哭啼啼,作小儿女态的。今后你是要做大事之人,若再这般,杨家的家业谁来看顾?!”
听到父亲还有安排,杨倓抹了抹眼泪,低头应诺。
“第一,张孝祥所要开的宴会,邀请殿前司的军官,老夫允了,总该犯些错误,留个尾巴,让官家与百官来抓一抓,否则这个宣抚使还真的不容易推掉。”
说到这里,杨沂中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赵密那厮不是想要掌管军权吗?就让他跟山东大将们亲近去吧。”
赵密原本是龙神卫四厢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司,属于赵构禁卫军序列中的一员大将,是殿前司少有能打硬仗的悍将,同时也是杨沂中的亲信。
但这厮实在是过于贪权,之前所说的那名在杨沂中备战完颜亮的时候弹劾与他之人,就是赵密。而此举竟然是为了将杨沂中排挤走,从而彻底掌管殿前司,实在是过于目光短浅。
事实上,这封弹劾的确奏效了。
赵构果然怀疑了杨沂中,而杨沂中也很干脆,听说此事之后,直接上书请求免职。
赵密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殿前都指挥使,总领宿卫。
但完颜亮正式撕毁绍兴和议开始南侵之后,赵密就傻眼了。
合着杨沂中全对,自己成了不识大体的小人了。
趁着赵构没发脾气,赵密连忙自请解除殿帅的职位,并且向赵构献上酒库十六座、钱十万缗、银五万两,以赞助军需,才算又官复原职,继续在杨沂中麾下当二把手。
此时杨沂中腾出手来,不找机会收拾一下这厮,岂不是让人小觑了他这名胡子衙班兼同安郡王?
吩咐完第一件事,杨沂中再次沉默,犹豫了将近一刻钟,方才说道:“第二件事,二郎,你一生浪荡,却还想要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头,但有老夫的连累,却是千难万难。
你跟着那刘大郎回山东吧,莫要大张旗鼓,悄悄的跟着他们回去,到时候用于文事也好,当个刀笔吏也罢,乃至于拿着老夫的药方,当了寻常郎中也可以,山东此时什么都缺,你去了总归还能有所作为的。
老夫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到时候不怕那刘大郎不接纳你。”
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