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广开郡望?”



这话说的十分直白,却也有些危言耸听。



宋国的制度又不是唐朝时的节度使可以财权、治权、兵权一把抓,哪有那么容易轻视中枢?



但这话糊弄杨倓却是足够了,而且张孝祥那一番郡望之类的言语,也是戳中了杨倓的内心。



须知道杨沂中的君王之位可是不能世袭的,而杨家籍贯在代州崞县,也就是今日的山西代县,杨沂中也是北人,没有宗族支持,两三代也就衰败了。



为国计,为家计,由不得杨倓不重视。



“张先生乃是天下智者,可有什么言语教我?”



张孝祥指了指辛弃疾:“两淮与山东是一体的,今日我借花献佛,为两位牵线搭桥,来日我会在这京口召开宴饮,还望杨二哥能赏脸。”



话虽说的隐晦,但其中意思明了。



杨沂中如果当上江淮宣抚使,总得派遣心腹掌握各地,总得与山东作些配合,到时候临时抱佛脚不如此时就搭上关系,熟络一番。



而张孝祥愿意当这个政治掮客。



被抢过主动权的辛弃疾却是一直捏着酒杯,一言不发,只是暗中打量张孝祥。



这厮不会是刘淮或者陆游暗中结识派遣的帮手吧?!



怎么干的都是自己想干的事情呢?



原本辛弃疾想要通过杨倓接触殿前司的将领,但其中困难却是不言而喻的。



外将结交禁军,你这是想要干什么?



很有可能话题刚被提出来,就会被杨倓告到杨沂中那里去,杨沂中警觉之后,一定会开始严防死守,到时候辛弃疾没准连文会都参加不了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不管张孝祥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他提出来的,总会有一些缓冲的余地。



如此大事,杨倓自然也不敢擅作主张,只是拱手说道:“张先生,此事我无法做主,还望张先生能宽恕些时日,我回去跟父亲做个交代。”



张孝祥自无不可,只是将举起酒杯:“朱三郎,陈大郎,今日诗会,可有一二好诗词?”



陈亮讪笑不言。



朱熹却是丝毫不在乎的哈哈大笑:“本来是有的,但今日听罢国安你的诗词,立即就被吓回到肚子里了。我自罚三杯。”



张孝祥同样大笑着点了点朱熹:“我看你这厮就是馋酒了!”



“辛五郎,你还有没有传世佳作?”



说着,张孝祥又眼含期待的看向了辛弃疾。



杨倓等人也稍稍放缓了呼吸,等待着他的大作。



其实辛弃疾在一看到此行赴宴之地北固楼的时候,脑中就立即出现了两首诗,十分应景,还都跟着北固楼有关。



然而他想着刘大郎交待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也许马上就能回到山东,随即突兀的想到了还在山东奋战的袍泽兄弟,再想着宋国朝廷之中的蝇营狗苟,以及在宋金战场上死难的豪杰壮士。



一时间百种滋味同时涌上辛弃疾的心头,一首好词脱口而出。



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恶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恶禅并收藏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