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阿爷来了
“没听见夫人夸你吗?你这个孩子,赶快进来!”
王氏拉着陈远的手坐在一旁,指着红木椅子旁边的背篓说道。
“这都是家里人给你拿的东西,你出来虽说是住在县令府中,衣食不缺,但是家里吃的东西总是不能和外面比的,拿的都是你素日爱吃的。”
“娘亲,家中离城镇里这么远,你怎么过来了呢!上次我给你寄回去的银子你收到了吗?”
看着王氏粗糙的双手,陈远差点哭出来,自从来到这里,家中的人虽说有些不和,但是遇见事情时却也对自己不错。
“前几日我帮着公子赢了一些银票,他在酒楼里存了一部分给我,还格外给了我三十两银子,我给几位叔父姨娘买了东西,你都收到了吧!”
提起这些王氏满脸的兴奋,擦了擦眼角的湿润,抓着他的手,说道。
“出门在外的银子是最重要的,日后若是赚了银子也不要拿回家,家中不缺银子的,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两人正说着话呢,便听见房内的隔间里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掀开帘子便走了出来,陈远看到他的那一刹,便立刻迎了上去。
陈世安从房中走出来,看到陈远时也是十分高兴,虽说有些步履蹒跚,但是掩盖不住其中的精神矍铄。
“阿远啊,看到你现在的样子,阿爷十分欣慰,我听说你写的诗了,没想到我们陈家的文人一脉真的没断,我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眼见陈世安十分满意,陈远立刻解释着。
“不过是几句诗罢了,都是当初玉堂写的,我初到小镇上,并没想过出风头,但是逼到那个份上了,就只能去了,实则我整日点灯熬油的学,都未必能写出来这么好的诗词。”
陈世安听着这话,立刻瞪了他一眼,看起来有些嗔怪。
“你就是瞎说,玉堂何时能写出来这么好的诗了,你低调固然是好事,可是当初显露若是同玉堂一起读书,兴许早就中举了,还至于像如今这般苦苦的熬着吗?你留在家中的那些诗词我都看了,真是不错。”
提起家中那些诗词,陈远立刻拉着陈世安的手坐下,忙不迭的给他倒茶。
实则原主根本就不会什么诗,可陈远瞧着陈世安怀疑自己,便写了几首诗特意做旧,塞在了家中的角落里,本来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却没想到真被他找了出来,想起这里,不禁鼻子一酸。
“阿远啊,我和你阿娘也不便多待,给你拿了一些吃食和平时用的上的东西,日后你定要好好照顾自己,阿爷已经年纪大了,不能时时来看你了,你且护好自己,再求取功名。”
陈远本来想留下陈世安二人,可瞧着他们根本不想待在这里,便也没再留他们。
二人走之前,对王夫人千恩万谢,弄的王夫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又让他们带了许多东西才走。
第二日,陈远刚刚起身,还没穿好衣服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什么事?”
“县令大人在家中办了品诗的学堂,来了不少学子请求您看诗呢,县令大人说在家中设立学堂,让你当夫子呢?”
听到这话,没睡醒的陈远差点一脚踩空,拿起一旁的手帕擦了擦脸,便直接推开门,问道。
“来了多少人?”<
王氏拉着陈远的手坐在一旁,指着红木椅子旁边的背篓说道。
“这都是家里人给你拿的东西,你出来虽说是住在县令府中,衣食不缺,但是家里吃的东西总是不能和外面比的,拿的都是你素日爱吃的。”
“娘亲,家中离城镇里这么远,你怎么过来了呢!上次我给你寄回去的银子你收到了吗?”
看着王氏粗糙的双手,陈远差点哭出来,自从来到这里,家中的人虽说有些不和,但是遇见事情时却也对自己不错。
“前几日我帮着公子赢了一些银票,他在酒楼里存了一部分给我,还格外给了我三十两银子,我给几位叔父姨娘买了东西,你都收到了吧!”
提起这些王氏满脸的兴奋,擦了擦眼角的湿润,抓着他的手,说道。
“出门在外的银子是最重要的,日后若是赚了银子也不要拿回家,家中不缺银子的,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两人正说着话呢,便听见房内的隔间里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掀开帘子便走了出来,陈远看到他的那一刹,便立刻迎了上去。
陈世安从房中走出来,看到陈远时也是十分高兴,虽说有些步履蹒跚,但是掩盖不住其中的精神矍铄。
“阿远啊,看到你现在的样子,阿爷十分欣慰,我听说你写的诗了,没想到我们陈家的文人一脉真的没断,我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眼见陈世安十分满意,陈远立刻解释着。
“不过是几句诗罢了,都是当初玉堂写的,我初到小镇上,并没想过出风头,但是逼到那个份上了,就只能去了,实则我整日点灯熬油的学,都未必能写出来这么好的诗词。”
陈世安听着这话,立刻瞪了他一眼,看起来有些嗔怪。
“你就是瞎说,玉堂何时能写出来这么好的诗了,你低调固然是好事,可是当初显露若是同玉堂一起读书,兴许早就中举了,还至于像如今这般苦苦的熬着吗?你留在家中的那些诗词我都看了,真是不错。”
提起家中那些诗词,陈远立刻拉着陈世安的手坐下,忙不迭的给他倒茶。
实则原主根本就不会什么诗,可陈远瞧着陈世安怀疑自己,便写了几首诗特意做旧,塞在了家中的角落里,本来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却没想到真被他找了出来,想起这里,不禁鼻子一酸。
“阿远啊,我和你阿娘也不便多待,给你拿了一些吃食和平时用的上的东西,日后你定要好好照顾自己,阿爷已经年纪大了,不能时时来看你了,你且护好自己,再求取功名。”
陈远本来想留下陈世安二人,可瞧着他们根本不想待在这里,便也没再留他们。
二人走之前,对王夫人千恩万谢,弄的王夫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又让他们带了许多东西才走。
第二日,陈远刚刚起身,还没穿好衣服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什么事?”
“县令大人在家中办了品诗的学堂,来了不少学子请求您看诗呢,县令大人说在家中设立学堂,让你当夫子呢?”
听到这话,没睡醒的陈远差点一脚踩空,拿起一旁的手帕擦了擦脸,便直接推开门,问道。
“来了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