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可一日无主!神器岂能久虚?!”



她猛地站起身,珠帘因她的动作而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是她决心的回响:



“其一!即刻遴选得力重臣为正使,精选通晓蒙语、胆识过人之士为副使,携国库重金厚礼,星夜兼程,奔赴瓦剌也先大营!务必竭尽全力,晓以利害,动以情理,不惜一切代价,求赎皇帝陛下还朝!” 这道命令,是她作为母亲的本能,也是对大明最后尊严的维护。



紧接着,她的声音更加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



“其二!值此非常之时,需有柱石暂撑社稷!郕王朱祁钰,为皇帝至亲!即日起,命郕王为监国,暂总百官,总理国政!内外大小事务,悉由监国裁决!诸卿当戮力同心,辅佐监国,共赴国难,不得有误!”



“监国……”奉天殿上,太子朱标眼中精光一闪,忍不住低声赞叹,“好!当机立断!此乃稳定中枢、凝聚人心之关键一步!” 他深知,在皇帝被俘、中枢瘫痪的危急关头,确立一个名正言顺、能有效行使权力的“代理者”,是何等关键!孙太后此举,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抛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然而,孙太后的手段并未止步于此!仅仅四天之后,八月二十二日,天幕再次震动!一道加盖着太后宝玺的懿旨,如同第二道惊雷,昭告天下:



“皇帝陛下北狩未归,神器不可久虚,国本不可动摇!皇长子朱见深,系皇帝嫡长,天资聪颖,仁孝性成,乃太祖太宗之血脉所系!着即册立为皇太子!以固国本,以安天下之心!”



“监国郕王,夙夜忧勤,公忠体国,深孚众望!着继续总理朝政,安定人心,统御百官,调度四方,以御外侮,以卫社稷!”



一立储君,一命监国!两道旨意,如同连环重拳,快、准、狠!



立朱见深为太子,给飘摇的江山立下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同在绝望的深渊上架起了一道象征未来和法统的桥梁,瞬间稳住了几乎崩溃的朝野人心——“国本”还在!大明还有未来!



而让郕王朱祁钰继续监国,则是以“太子年幼”为名,赋予了他更充分、更持久的理政合法性,保证了中枢权力的高效运转,避免了因权力交接或争夺可能引发的内耗。



孙太后以惊人的政治智慧,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硬生生构建起了一个虽不完美、却足以支撑危局的双核权力结构!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奉天殿上,朱元璋紧绷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他捋着胡须,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重孙子(朱祁镇)无能的余怒,更有对这位曾孙媳(孙太后)临危处置的激赏,“立太子安人心,命监国掌实权,互为表里,滴水不漏!这女娃子……不简单!” 他作为开国之君,深知在权力真空的悬崖边,这份果决和清晰的布局意味着什么。



然而,激赏过后,是更深沉的冷酷。朱元璋的目光从天幕中那个尚在幼年的“皇太子”朱见深身上扫过,又落到那位临危受命的“监国”郕王身上,最终,定格在瓦剌营帐的方向。



一股难以抑制的厌恶和决绝涌上心头。他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近旁的马皇后和朱标才能勉强听清的音量,从牙缝里挤出冰冷刺骨的低语,带着帝王家独有的残酷:



“那个丢人现眼的废物(朱祁镇)……最好就死在瓦剌!永远别回来了!省得回来……继续祸害咱大明的江山!”



这声音虽轻,却如同九幽寒风,瞬间让不远的朱棣如坠冰窖!他猛地抬头,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