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光芒不仅照耀着洪武十三年的应天奉天殿,也无情地笼罩着长江之畔的武昌城,将城头之上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映照得纤毫毕现。不同于应天府奉天殿前的凝重与愤怒,这里的氛围,混杂着看客的猎奇、纨绔的刻薄,以及一种冰冷刺骨的、对失败者的嘲弄。



焦点,是那个倚靠在冰凉雉堞旁的身影——李景隆。他一身崭新、略显宽大的青色道袍,在江风中微微鼓荡,衬得他本就因郁郁寡欢而清瘦的身形更加单薄。



那张曾经或许称得上英俊的脸庞,此刻写满了失魂落魄的茫然与难以言喻的痛苦。他死死盯着天幕,瞳孔中倒映着那如同命运判决书般的金色文字。



天幕的解说冰冷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针,狠狠扎进他的耳膜,刺入他的心脏:



【曹国公李景隆,建文朝两度挂帅,统领举国精锐,兵力高达五六十万!其对手,乃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靖难的燕王朱棣!】



画面无情地切入那决定性的两场战役:



【建文元年九月,李景隆挥师北平,围城猛攻!然燕王朱棣回师救援,两军会战郑村坝!燕军铁骑如虎入羊群,李景隆大军指挥失措,阵脚大乱,首战即遭惨败,仓皇南撤!】



天幕上,是明军阵列在黑色洪流冲击下崩溃瓦解,士卒丢盔弃甲、自相践踏的混乱景象。



【建文二年四月,重整旗鼓的李景隆,再统大军六十万,与燕军决战白沟河!此役,燕王朱棣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几度濒危!然李景隆坐失良机,调度无能,再次被燕军击溃!六十万大军,竟如雪崩般瓦解!此两败,丧师辱国,几尽耗尽建文朝廷元气,致使中央权威大损,江山倾覆之祸,由此而始!】



画面定格在燕军高举的“燕”字大旗下,朱棣浴血奋战的身影,与远处李景隆中军大纛下那仓惶失措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



“五……六十万……丧尽……”



李景隆的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眼。每一个音节都重若千钧,狠狠砸在他的神经上。



他仿佛就置身于那修罗般的战场,耳边是震天的喊杀与绝望的哀嚎,眼前是如林的刀枪与溃散的洪流,而那个在万军之中如魔神般冲锋、一次次被逼入绝境、又被他亲手放掉的四表叔(朱棣)的身影,如同梦魇般清晰起来!



巨大的屈辱、无边的悔恨、还有那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冰冷绝望,如同滔天巨浪,瞬间将他彻底淹没!



“噗——!”



一股腥甜猛地冲上喉头,李景隆身体剧烈地前倾,再也无法压制。一大口滚烫的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水,狂喷而出!鲜红的血珠在阳光下划出凄厉的弧线,狠狠溅射在身前青灰色的古老城砖上,也染红了他那身单薄的青色道袍前襟。那刺目的猩红,如同一个巨大的、无法辩驳的失败烙印。



他剧烈地咳嗽着,几乎要将心肺都咳出来,身体摇摇欲坠,全靠死死抓住冰冷的城垛才勉强站立。他猛地转过头,看向身旁唯一没有立刻避开、但同样面色复杂沉重的魏国公世子徐允恭(徐辉祖),眼中布满了血丝,充满了走投无路的悲怆与哀求,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风箱:



“允恭……恭叔……你……你看到了吗?……天幕又说我给燕王……我那四表叔……放水的事儿了完了……全完了……我李景隆……这‘大明战神’之名……这千古骂名……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凄凉,仿佛在向唯一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